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301)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彭文武     提交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通过这个学期的网上研修学习,有幸得到名师的宝贵经验,开拓自己的教学视域,减少了课堂盲目性,使得课堂针对性更强,目的也更明确。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值得学习和鉴赏的地方、层次很多,但课堂就短短四十分钟,非常有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引至最美的境界,一直是个问题。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漪老师曾说过解读文本应该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和情感,因此语文教改无论向那个方向伸展,我们都应该把握住这一点。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 
  其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求知最有效的推动力,没有了兴趣,老师如何打开学生紧锁的心门?给学生讲个故事,丢个包袱,相信没有几个学生不会上“钩”的。 
  在学习陶渊明的作品时,我先让学生们阅读文本及注释,让他们自己去亲近、领悟、欣赏文本并获取知识。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陶渊明的几个生平故事,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刚才还打瞌睡的几个学生,马上提起了精神,津津有味地听我讲故事。放学后,卢锐伦同学走到我面前,问了几个有关陶渊明的问题,如“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家”等。我们聊完后,他说,他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陶渊明。他告诉我,小学的老师用“共产主义”来形容“桃花源”,说陶渊明有共产主义觉悟。现在,他不这样认为了,他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可爱而又可悲的五柳先生。从那以后,他经常和我讨论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问题,对语文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的语文成绩也节节提高,并且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不仅提升了他的语文成绩,而且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 
  其二,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 
  要上好一堂有语文味的课不那么容易,在面上中学要上出语文味来更要费一番心思。根据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使人疲劳,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课堂有“语文味”,单是做到让学生不打瞌睡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我总会想方设法讲故事给学生听,调节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过秦论》是一篇思想性知识性很强的文章,篇章段落又相对较长,如果整堂课都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样进行下去,学生难免犯困,效果不好。我便有意穿插一些小故事,适时地调节课堂的气氛。文章涉及到了“战国四君子”,我就用调侃的语气讲了孟尝君“鸡鸣狗盗”的小故事。学生听故事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笑过之后再“言归正传”,学生有兴致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在这样的氛围中,我能渐渐牵引着学生的耳朵和心灵,无论讲解一些文言语法,还是渲染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家的爱恨悲欢,甚至人生哲思,效果都不错。既活跃气氛,又有语文味,这也是我致力追求的“动静结合、能放能收”。如果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只致力于去教懂教会学生,把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书记员,接受知识的容器,效果又会怎么样呢?既然学生喜欢听故事,那我们就讲故事,因为“听”总比“不听”要好。 
    其三,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 
   《新课标》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单单让学生阅读课本注释的作家简介的做法似乎已经不和时宜了。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与作家达成心灵的交流,获得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感性知识。 
    学习庄子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老庄的学说始终不能很好地把握。如何给学生一个清晰简捷而又比较准确的引导呢?我还是采用了深入浅出的“讲故事”的方法。我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创设生活场景,给学生讲了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将庄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糅合到这个典故里,将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凝聚于为亡妻而歌的反常规的动作上。听过这个故事,学生对于庄子的部分思想有了较为感性的理解。我相信,这种处理教材的方法,肯定比单纯介绍“无为”“齐生死”几个名词的效果要好。 
    其四,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地传授理论知识。我认为,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这种教学形式就是在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譬如学习孟子的文章时,就很有必要介绍一下孟子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学生很难接受。在课堂上,我给他们讲了《孟子》中的一个小故事。孟子听说一个人因固守“授受不亲”的礼教而见死不救时,他扼腕大呼,“非人哉!非人哉!”我用轻松调侃的语调讲述了这个亦谐亦庄的故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了孟子,领悟了他的思想。 
     其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如果仅仅拿它当“工具”,未免低估了它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改变以空洞的过多过细的分析代替学生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去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强的实践性,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审美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