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问,注重学生的思考性,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发布者:朱丽华     所属单位:萍乡市湘东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1    浏览数:0

 

课堂设问,注重学生的思考性,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当前以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论为指导的新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日益展开,并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新的基本要求,其中有一个环节重视课堂提问,既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得非常重要。可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重视通过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仍习惯按部就班地照搬教科书内容把知识成品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缺乏探索、思维的习惯。基于此,我从课堂教学中设问要注重学生的思考性的角度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课堂设问  注重思考  课堂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历史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环节“课堂设问”能否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注重学生思考的课堂设问是有效设问,可提高历史课堂效果。背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原则;言不及义的课堂设问、讨论或设问不得要领、轻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维性,都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在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已有广大教师就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曾做过种种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设问要注重学生的思考性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案例:一位历史教师在讲授选修Ⅱ第四单元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的建立》时,涉及到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评价,他引用了大量材料,创新情景,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评价《1787年宪法》。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曾四度出任首相的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己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设问:(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如何评价宪法?

2)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宪法是维护谁的利益?

3)宪法中有一对矛盾没涉及,那就是农民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那么宪法是刻意不去解决还是故意回避呢?它有没有必要对农民的权利进行保证和约定?

这一系列的设问看上去有一定逻辑性,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课堂气氛也活跃,其实仔细考虑,设问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设问没有结合材料来设计,把材料丢到一边。这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失去了一次好机会,且问题间没有递进性和层次性,也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

二是提出的几个问题中,有两个是封闭性问题,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宪法是刻意不去解决还是故意回避呢?”“它有没有必要对农民的权利进行保证和约定?”学生想都不用想就能作出简单的有利于自己的判断,“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封闭性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课堂对话,不能帮助学生建构牢固的知识结构,老师很难通过学生的回答获取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只能按自己的教学预设按部就班的展开后面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提问设计严重影响了师生互动,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也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应如何设问才有利于学生思考,才能创设有效课堂呢?

一、提供诱因式设问,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思考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人,他们的思维活跃,敢想敢做,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走进学生心灵,有意识地捕捉和发现学生的思想脉搏。教师的设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来参与课堂,从而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并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授必修Ⅰ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时,对于民族英雄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我考虑到很多学生乐于玩武侠网络游戏,在游戏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于是我就这样设问:假如让同学们来设计一套“林则徐抗英”的游戏软件,你该如何设计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呢?(一位学生的设计中包括了抗英的历史背景、林则徐简介、林则徐抗英斗争的史实、结局、从中得到的启示等)这样的设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思维的连贯性,既拉近了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又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

二、把握基本历史事实与结论,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果不把握对历史认识的大致方向,所有的提问、思考有可能会迷失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样,不把握基本历史事实与结论,对学生肤浅认识的肯定,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如对《1787年美国宪法》评价,首先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事实与结论:美国宪法中有三个最基本的价值观:自由、平等、秩序。其中个体自由或者自由权具有最基本的意义。将自由权作为政府目的及其存在的道德基础。自由主要是个体的自由,个人的自治权。对于平等价值,美国法律文化中存在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美国宪法所建立起来的体制,虽然可以被理解为确信人在道德意义上的平等,但对平等又抱以深深的怀疑,因为平等权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构成对个体自由权的限制甚至威胁。平等是在人群中才能感知的,而自由对个体而言是自在自为。由于自由具有更为基本的价值意义,美国宪法对平等权采取非常谨慎的立场。至于秩序,虽然为社会所必需,但也可能被用作侵害个体自由权的理由,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整齐划一”的秩序本身就可能意味着对个体偏好和多样性的限制。可见,美国宪法是妥协和学习如何妥协的产物。

在对这一事实和结论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正确思考的方向,才能对《1787年宪法》作出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提供学科整合性问题,体现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引导学生思考的空间

从学科整合的角度设问,能够体现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问,加强历史知识的综合性探究。

例如,在学习历史必修Ⅰ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其中有一幅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对这幅图我是这样设问的:

1)整幅图反映了怎样的场面?图片中列宁前倾的身体、挥舞的手臂给人什么感觉?并分析即将到来的革命性质?

2)列宁身后的工人、士兵手持武器,注视着列宁,又给人什么感觉?

3)整幅图的气氛预示着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画面的观察,先感受到了场面的热烈气氛。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取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得知这热烈场面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再观察列宁的姿态,前倾的身体给人一种关切的感觉,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下层的关怀,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即将到来的革命,一定是解放人民群众的革命,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十月革命的性质: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挥舞的手臂给人以力量,振奋人的精神,同时也给人一种信心,学生再深度思考得出结论:革命一定会取胜!列宁身后的工人、士兵手持武器,注视着列宁,生动体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拥戴,这正是十月革命能够取胜的原因之一。而整幅图的气氛预示着一场新的革命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

对于历史事件情境图,设问要结合艺术的特征,并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要领在于活化场面,力求身临其境之感,在艺术与历史的双重感召下进行思考,才能高效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

四、反面设问,让学生思维火花直接碰撞,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从问题的反面设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学生矛盾重重的思维中进而揭示历史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讲授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时,我向学生这样设问:假如没有“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发生,日本的全面侵华是否可以避免?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侵华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必然产物。再假如,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有第三次科技革命吗?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第三次科举革命是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特别是战争)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反面设问也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兴趣,并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无论是针对课文图片、课文内容,还是引用相关材料,都必须围绕核心问题,力图由浅入深,在学生真正理解图文、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深层次问题,使设问有递进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提问的有效性就提高了,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为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而真正的参与是学生的思维参与。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柯林伍德也曾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只有设计的提问点亮了思想、点燃了学生的思考,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与古人“对话”,实现思想的交流与互动。

任何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我们只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的设问,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有了历史的学习乐趣,自然就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选修2

2)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3)朱继军编评《运用柯林伍德的历史观念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2]

4[]丹东尼奥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5)《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年第5

6)《历史教学》2010年第9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