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说明

发布者:黄绍林     所属单位:上高中学     发布时间:2015-11-06    浏览数:0

《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说明(水平五)

 

直腿后滚翻属于高中体操教学中技巧模块的内容之一,它是一项集灵巧型,娱乐型,表演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技巧模块中的技术动作复杂,类型多样,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高一技巧是在义务教育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技巧的有关知识,深层次的学习和掌握单个及组合动作,提高动作质量。男生在掌握团身后滚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直腿后滚翻。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认知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心理负荷为理论依据,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与创新这一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心理过程——从“要我学”到“我爱学”的转化;能力过程——从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的转化;从而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创新以及团队互助精神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二、教材分析

直腿后滚翻,是绕身体横轴向后方向的滚翻动作。是在团身后滚翻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动作。其动作的形态特征是:在整个滚翻过程中,两腿始终保持并拢伸直,并保持躯体姿势完成动作。因而又称躯体后滚翻。

在技术环节上,直腿后滚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站立至臀部坐地。此阶段的特点是降低身体重心位置,通过手的支撑和重心后移,使臀部缓冲着地,并形成转动。因此,要求上体尽量前屈靠近大腿,两手主动尽早地撑地,起到一个支撑过渡作用,来减缓臀部直接触地的力量。第二阶段,由坐撑开始至两手肩上撑地。此阶段的特点是减少转动半径,增大转动角速度,通过腰、背、肩部依次着地滚动,迅速过渡到手撑地。此时,要求做到三快:即快速倒肩,快速收腹举腿翻臀,快速肩上撑地。以便获得足够的转动能量,为完成后半部分动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阶段,是由躯体仰卧撑地至滚翻后成站立此阶段的特点是利用转动动能和臂的推撑力量,使身体重心升高,完成滚翻动作。因此,要求身体尽量保持叠紧,两臂及时充分地用力,加大转动速度,保证动作完成。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直腿后滚翻的动作顺序和要领。

(2)技能目标:75%以上学生能独立完成直腿后滚翻, 25%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完成直腿后滚翻,其中50%以上的学生滚翻圆滑、推手有力、膝盖直、肢体正。

(3)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果敢地做动作,保护与帮助认真、合时。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直腿举腿翻臀”。

2、教学难点是“推手及时有力”。

、教学组织

1、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垫上的滚翻练习,后滚翻的复习,直腿后滚翻的辅助练习逐步掌握直腿后滚翻技术。

2、本次课仅有直腿后滚翻一个教材,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一技术后,组织学生对已学过的技巧进行组合创编,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针对技巧单元的特点,学生的运动负荷不大,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素质练习——“课课练”,来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等各项身体素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直腿后滚翻》课时计划(水平五)

单位:  授课年级:高一男生  学生人数:40人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技巧:直腿后滚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直腿后滚翻的动作顺序和要领。

2、技能目标:75%以上学生能独立完成直腿后滚翻, 25%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完成直腿后滚翻,其中50%以上的学生滚翻圆滑、推手有力、膝盖直、肢体正。

3、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果敢地做动作,保护与帮助认真、合时。

教学重点

直腿举腿翻臀

教学难点

推手及时有力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练法步骤

组织形式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1、课堂常规

 

 

2、准备活动

(1) 游戏“报数成团”(意在对学生既热身又分组)。

(2)拉伸性练习:

①头部运动;

②上肢运动;

③两人压肩;

④两人拉肩;

⑤坐位体前屈、压腿;

(3)垫上滚翻练习。

1、师生问好。

2、学生精神饱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讲解“报数成团”的练习方法用要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最终达到4个一组的目的)。

 

1、教师示范讲解。

2、教师口令,共同练习(要求:动作规范,节奏明快,动作大方有力度,通过拉伸性练习使学生的头部、躯干、四肢、关切得到充分的活动)。

1、师生协同讲解示范垫上滚翻练习方法后,组织学生体验垫上滚翻动作。

2、教师观察,巡回辅导。

♀♀♀♀♀♀♀♀

♀♀♀♀♀♀♀♀

♀♀♀♀♀♀♀♀

♀♀♀♀♀♀♀♀

(图一)

学生队形由方形变换成圆形,进行游戏——“报数成团”练习,达成热身、分组。

 

 


             

             

 

垫子

♀        ♀

♀      ♀ 

(图二)

 

 

 

 

3次

 

 

 

 

每节4个8拍

 

 

 

 

1-2次

1′

 

 

2′

 

 

 

 

3′

 

 

 

 

 

 

 

3′

 

 

 

 

 

 

 

 

 

 

 

 

 

 

 

 

 

(续前)

1、直体后滚翻。

(1)后滚翻复习(学生4人一组垫上轮换进行后滚翻练习)。

(2)仰卧在垫上后举腿提髋。

要求:脚尖触到站在后面同学的双手(或标志物),膝盖直。

(3)、坐撑后倒举腿提髋收腹。在(2)的基础上体会后倒直腿后翻。

(4)、抬高垫子的一端,同伴拉手前屈后倒直腿后滚翻(提高后滚速度,体验推手的力量与时机)。

(5)、直腿后滚翻完整练习。要求:撑垫、翻转迅速、推手及时有力。

 

 

(6)、分组创编组合练习(组合练习中必须有直体后滚翻)。

 

 

 

2、身体素质练习——技巧单元教学素质“课课练”。

(1)俯卧撑击掌。

(2)仰卧举腿。

(3)推小车。

 

1、教师讲解后滚翻的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示范。

2、师生协助练习说明保护帮助的手法;学生认真听讲,观察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同上

 

 

 

 

1、教师请一名学生演示,说明保护帮助的手法。

2、学生4人一组轮换练习,做好保护与帮助。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教师示范并讲解直体后滚翻。

2、学生4人一组,在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师生共同评价,弄清直腿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4、学生再练。

1、教师讲解分组创编组合动作的要求,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组。(8人一组,两小组组合成一大组,共五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

3、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制定组合动作练习方案。

4、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创编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组改进技术动作。

5、分组展示。

6、师生评价、表演。

1、教师讲解、示范身体素质练习的目的、方法,并组织学生演示。

2、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演示,弄清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3、学生练习。

4、师生简要评价。

学生4人一组一块垫子

   

             

(图三)

练习队形同(图三)

 

 

 

 

练习队形同(图三)

 

 

 

练习队形同(图三)

 

 

 

 

 

练习队形同(图三)

 

 

 

 

 

 


(图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五)

 

1-2次

 

 

 

1-2次

 

 

 

 

1-2次

 

 

 

2-3次

 

 

 

 

 

 

2-3次

 

 

 

 

 

 

 

 

 

 

 

 

1次

 

 

1次

 

 

 

 

 

5-8个

 

5个

 

10米左右(1次)

 

3′

 

 

 

 

4′

 

 

 

 

 

4′

 

 

 

 

6′

 

 

 

 

 

 

6′

 

 

 

 

 

 

6′

 

 

 

 

 

 

 

 

 

 

 

 

 

4′

 

1、垫上按摩法放松活动。

 

 

2、师生再见。

1、教师讲解示范放松的方法(包括上下肢、躯干),学生认真听讲,掌握放松的方法。

2、学生放松练习,教师指导。

3、师生归纳小结,布置收拾器材。

师生再见!

同(图五)

 

2′

 

 

 

1′

 

安全教育

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手法。

2、教师及时加强安全教育。

场地与器材

体操房  大、小体操垫各10块 

平均

心率

110次左右/分钟

 

 

线

脉搏次数(次/分钟)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10    20      30    40               

 时间(分钟)

练习

密度

45%左右

课后

小结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