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有效性探究

发布者:周力红     所属单位:新余市第五中学     发布时间:2015-11-07    浏览数:0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与学现状

目前,各个学校已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信息技术课程投入了一定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教学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在信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量大,教材版本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迷茫的现象,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够,再加上有些学校计算机设备不健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与其他的课程有所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固有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参与性与实践性,也降低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课堂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我国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生必修科目,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实际教学中,则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这是课堂教学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形式。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有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往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授课时,往往侧重于教师的演示以及理论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学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教师指导,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实践,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缩短讲授与演示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学生的基础不同,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信息技术重难点。

2.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性比较强,还包含大量的零碎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反应也比较迟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不熟悉,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新课改制度下,情境教学成为教育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不必拘泥于课本,要根据实际情况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Excel函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总分、平均分以及排名的运算。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doc扩展名这一章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就告诉学生doc就好像是你名字的姓,而它之前的才是这个文件的名,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使学生充分理解doc的真正含义。在学习Word的各项功能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字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

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并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来说缺乏生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走神,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播放一些视频、讲座,使学生在观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学习PPT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些曾获奖的优秀PPT,让学生感受画面的变动与技巧运用。一般PPT画面做好以后,展示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学生通过观看,可以在实际中亲身尝试,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要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在观看完毕之后,进行分组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的。

三、总结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信息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新的跨越。尤其是新课改实行以后,我国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当前的一种发展潮流,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