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育的现状与改进

发布者:聂永彬     发布时间:2016-02-16     浏览数:0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以教材为中心,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多数教师并不能按照新课程指导纲要中要求的去理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要内容的删减与缩略,学生只能从课本中体会到信息技术项目的基础理论或操作,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技能教学与培训。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
  造成当下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单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一般都是半路转岗,这些教师的特征就是沉浸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自拔,这种权威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想匹配,即使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照本宣科;其次,教学模式只有课堂教学这一部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通常会感觉到乏味;最后,部分地区学校受到教学资源约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支持下,不能为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也就得不到到机房学习的机会,只能通过书本来理解最基本的理论与操作。
  2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2.1 满足新课标要求,识别教学主客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在不断变化,新课程对当下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受教育主体,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个性化差异作为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方式的思考,学生是教学目的的出发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将重点结合到实践中,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由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是通过课件形式来呈现的,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能够有所针对地选择课件的构成形式,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需要清晰的教学模块和一定的趣味性。在中学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再结合书本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合理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删减信息技术课程中已经被社会淘汰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结构。
  2.3 提高学生参与度,改变教学模式
  当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会操作计算机器材,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主要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所以,实践过程中研究得出的内容才是教学内容的革新与塑造,不断在创新过程中累积教学经验,教师在此过程中提炼出教学精华内容,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开创实践与操作相结合的开放式课堂,深入了解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受教育平台。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节奏的掌控,要注意规律性的变化以及信息反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使之与教学内容相搭配,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