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提高培训(302)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张艳     提交时间:2016-01-14    浏览数:0     

 

《三国鼎立》教案

                 张艳(历)

                                   

三国鼎立   (新授课  1课时)

授课时间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

2、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谈话法、列表比较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用简单的几句话与学生交流一下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然后指出《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历史上的三国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当时的一个重要片段。

三国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与学生交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板书)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双方实力

过程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200

曹操,

袁绍

曹:三四万人

袁:十万大军

曹操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208

曹操,刘备和孙权

曹:二十多万人

孙刘:五万人

曹操以多败少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一)官渡之战

1、教师简介官渡之战的背景。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过后,找出上述表格中关于官渡之战的知识点。可以请学生描述一下战争的过程。

3、请学生思考P103的动脑筋,分析曹操胜利而袁绍失败的原因,也间接地评价了曹操和袁绍。

小结:以曹操在征途中作的《观沧海》一诗结束,也说明曹操在战争过后态度的转变,为他在赤壁之战中埋下隐患。

(二)赤壁之战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过后,找出上述表格中关于赤壁之战的知识点。可以请学生描述战争的过程。

2、过程中,可结合P103的杜甫的诗歌和P104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图片评价一下诸葛亮。也说明了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分析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4、可请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点,例如草船借箭等。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板书)

1、教师简述三方经过战争后的情况。

2、根据下幅简图列出三国的基本情况(时间、人物、国号、都城等)。

            

关于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中的两次重要战役,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此表格,使学生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培养学生寻找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适当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以学生们刚学过的诗歌来加深学生的认识,体现学科的结合。

培养学生寻找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魏(220年)

蜀(221年)    吴(222年)

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曹操是东汉时期而不是三国时期的;

②孙权是称王而不是称帝。

三、三国发展生产的措施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突出各国发展比较好的产业。

如时间充裕,可讲解活动与探究。

①活动与探究第一题,找出错误的地方。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第二题说明三国中,魏国的实力比较强,蜀国的实力比较弱。

③分析活动与探究第三题,了解到历史事实与文艺作品的不同。

以简图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三国的地理位置。

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着重强调。

学完马上做相关题目,有利于巩固。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课堂

小结

回顾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两次重要战役的基本情况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情况。

巩固

练习

能力提升第18课的选择、改错和辨析

18 三国鼎立

 一、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双方实力

过程

结果

影响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220年)

蜀(221年)          吴(222年)

三、三国发展生产的措施

 

 

亮点:1、时间分配合理。2、对学生评级及时。3、学生讨论和展示充分。

不足:1、学生讨论有些边缘化,没有都参与。  2、导入有些长

改进:精心备课,注明授课流程和时间。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