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彭绍洲     所属单位:南康市第六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25    浏览数:0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   彭绍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最为的核心任务精要概括的话,那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教育的目的在于创新。从读写的功用来说,读的功用在于吸收、充实、提高,而的功用便是由心灵的体验与感悟后的外现与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应看到,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以至多年来农村初中教学一直未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固而,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将是我们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在农村初中工作多年的一名语文教师,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有着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就本人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的经历来看,多数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技法生疏,“三教九流”俯首皆是,“英雄才俊”凤毛麟角。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地域经济的滞后和学校基础条件的薄弱以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作文教学依然走不出误区。仍然停留在写写练练、讲讲评评之中,仅仅表现为一种教学常规或模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往往为作文而作文,更谈不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认真分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滞后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之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巢窠。

作为作文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的语文教师,不管是近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有着数十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从根本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加之受质量压力的影响,作文教学往往只是重复于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应试训练而已。如此的训练,自然只能培养机械的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

2. 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教学本身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师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但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一般学校办学条件差,图书存量少。要么图书陈旧,要么适应性差,图书室、阅览室开出率低,而学生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添置满足阅读需要的书刊。在信息教育方面,也因农村环境差,上网遥遥无期,自然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的获取与储备。

3. 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不是平川便是山区丘陵地带,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对集中,一般来说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大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基于此,也只能完成一些《师生情》或《父母情》等这样的限题作文,对社会新闻只能望洋兴叹,无动于衷。作文的立意、选材自然难以出新。

4. 教学粗放,训练呆板,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不少教师教课文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教写作却无计划、无系统性。学生作文难以提高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必然围绕考试这个纲,加大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训练力度。在教学中往往是对同一题材或体裁作文的反复训练,以求在多练中总结经验、以多取胜。在技巧的训练中,也只能蜻蜻点水,点到为止,如扣题、点题、议论、抒情等。学生长期受累于“技巧点拨式”的训练之中,受制于教师的点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只能机械作文或填鸭式作文,根本谈不上自主作文,失去了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环节训练,不重写作积累;重技巧训练,不重基础训练,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语言贫乏,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

(二)、作文教学的探索 

一、以教材为范例,读写结合,由仿到创。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那么教材出路在哪里?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有特色,怎样描写生动、丰富、细腻,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这些课文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其次也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中采用铺排的手法,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来突显其形貌特征。“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那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本人在教学时,让学生也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当堂仿写一段教室名人挂相的肖像。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写:“写吧!只有写,才会写!看谁想象丰富,用词泼辣!”结果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写作的天才。例如学生曾慧写爱因斯坦:在他千沟万壑的脸上,我看不出任何的朝气。唯有他深陷的眼睛,如同夜空一般深邃。看不见嘴,只知道它在那秋后野草一般的胡须下藏着。他的银发,如向后倾泻的瀑布溅起的白沫。胡婷写刘胡兰:这是一张清秀的脸庞,却透露出圣神不可逼视的尊严,神情如同大理石般的凝重。飘飞的短发如同纤细的柳枝抚过坚硬的岩石,衬托出她的坚定与从容。通过仿写,学生对比喻力求神似,夸张突显特征,都有深切的体会。这一写作的技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能很好运用。

二、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写作。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中国历代经典诗文、现当代优美散文、诗歌、小说名著、格言警句,都在鼓励阅读之列。通过阅读积累,可以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审美品味。然而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未必良好,未必能持之以恒,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督促。可以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周交老师检查一次,老师适时做出指导。

另外学生自主写作也同样必不可少。淡化写作的功利性,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写作。

1、班上设个“心声”信箱。从练笔的角度出发,也便于师生间的沟通,让学生写下想告诉老师的心里话,高兴、忧愁、委屈、疑虑……写上各字,也可以不写名字,教师做他们的亲密伙伴。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完全由自己决定。自主习作意识的萌芽就是这样生长的。

2、创办文学社。每个月办一期,由语文教师担任顾问、指导教师,采摘、组稿、排版等全由各学生自行安排。这极大激起了学生自主写作的乐趣,同时也可享受作品发表的欣喜。

3、备速写本,随时将生活中的口头表达转变为书面表达。①速记同学在操场、教室、早晨见面、课间休息等所说的话。用对话形式写。②学生们叫喊的话、自言自语的话,学生高兴、惊奇时发自内心的一些语言。如,看到校园里绽开的花时、父母或亲威来校看望或送来衣物等东西时……

“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该像汨汨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生活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

 三、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师讲课。但他却没有讲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有的还互相看看,好象要从对方的目光中寻找答案,很快学生们便一个个高高的把手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过之后,马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蓝色备课夹,面带微笑,健步走上讲台。我们全体起立,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们鞠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这时,他扫视了我们一眼……”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 注意训练的形式和题目的设置。

首先是形式上力求多样化。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

不妨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如,可以利用春游来体会大自然的美;可以利用假期直接参加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对生活的珍爱;可以通过帮助孤寡老人以感受人情美;可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多渠道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来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

2)供料作文力求开放灵活。

初三学生已涉及到供料作文的写作,要对学生初一、初二作文实践能力进行适当检测,我们不妨让材料作文灵活一些,少一点限制,写写话题作文。学生可以充分的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此外,还可在课堂开展口头作文训练,可通过记日记形式进行作文训练,还可以进行简短的提纲式的训练、片段描写训练。

第二.要注重题目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少年不再视父母、老师为完人,更多的要求使他们与社会、家长发生冲突,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和行为方式:渴望独立;要求被尊重;成长的烦恼开始滋生。胸中积郁了丰富感情。如教师能抓住这一点来命题,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想对您说》、《今年我十六岁》、《请到我的家乡来》、《梦》、《我的烦恼》等都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触动他们的感情。

2) 题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要让学生感到不可随意为之,增强写作的使命感。

如,一位盲姑娘从未看到过春天的色彩,请你以《春天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既有描写又有说明的文章,如果读给盲姑娘听,能使她有真切的感受。看谁写得真切动人。再如针对XX同学中途辍学一事写一封信,劝劝其父母或本人,看谁能把他劝回。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些,最终学生会写出不少颇有见地的文章。

3) 题应难易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

学生虽同处一个年龄段,由于其思维、语言能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学生一组难易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有尽量大的选择余地,以适应学生具体情况。如写有关期中考试的文章,可出一组题目:《拿到考卷之后》、《期中考试告诉我》、《期中考试一得》,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写作的动力。

五、作文教学要重视写作指导,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必须精要、得法。

其一,作文指导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德文风。

叶老曾说写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就是力求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不说假话。为达此目标,命题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必须根除所谓的立意深远,深层开掘。封建时代训练八股文要代圣人立言而不说自己的话,要培养的是鹦鹉学舌式的奴才,而非独立个性的人才。古人已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若还未练就认真观察、描述真情的功底,而要去书写自己所未尝经见的假想之境,要达到生动感人,无异于邯郸学步。

其二,作文指导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写作个性。

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为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其学习动态,为其语文思维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其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写作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

我认为,限时作文、不限时作文二者应当结合进行,要使两种作文训练形式都充分发挥起应有的功用。

其四、作文批改要真正起到以批促改的功效。

作文批改是作前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上付出的劳动最大,但收效却甚微。改革批改方法也成为我们一个热门话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精批细改,学生长处于被动地位,唯一关心的是作文完成后能否得到教师的夸奖,夸过之后,关于这次作文的怀念也便一天天淡忘,以至烟消云散。有的学生甚至看都不看一眼批语,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文每次都不是好的,已形成思维定势了。

作文批改是在半成品基础上进行,激发的往往是更高层次的创造思维。美国有一本写作教材说:记住,修改作文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写作技巧的主要机会修改的过程确实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追求思想的深化和表述的完善。叶老在谈语文教育时说:作文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理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既符合我国当代教育要求,又包含了一切真知均来源于自身实践的哲学观点。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教师适当把批改的功夫放在指导学生互批作文上,让学生参与批阅,既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又能同学的不足。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课最后一个环节,但不是作文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批改的延续和发展,是批改的进一步深化,它既要对当次作文回顾、评价、总结规律,又要明确今后作文训练的目标。因而重视作文讲评质量对作文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的教师在讲评中泛泛而谈,把每次作文中发现的问题象孔乙己摆九文大钱一样一一列出,面面俱到;有的则是准备不充分而又要让学生共同讨论,莫衷一是;还有的选取较好的文章读上几篇,加两句评语。这些都不足以发挥讲评的根本功效。

讲评的方式是有多种,如指导式讲评、研讨式讲评、赏析式讲评、总结式讲评、简介式讲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等。事实上每一种讲评形式单一使用都不是十分完美的,如能把几种讲评形式结合在一起使用,其效果会相对明显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课堂内外逐步引导,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做好读书笔记,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勤观察、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使自己有足够多的描写素材;鼓励学生多自主写作,使之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此经过多次小练笔,源头活水自然流入,写作素材日积月累,其写作水平 也就相对提高了。我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定能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写作的天赋。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