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想法

发布者:甘萍     所属单位:赣州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6-02-28    浏览数:0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想法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问题更贴近现实生活。
       一、背景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的情境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使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得到养成和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新课标》更明确指出需大力加强高中数学在理论和实际运用这两方面的联系。新教材课程设置也基本上贯彻了这一思想,人教A版很多章节是以提出实例开头.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理应被教师所采纳。 
       二、问题情境的的内涵
       问题情境是指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有“问题”,即数学问题,这里的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状态。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这样,问题和情境的关系中,“问题”是核心的,“情境”是辅助的。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是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问题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必须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问题情境要难易适度。
       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问题情境要经得起推敲。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要有启发性,置学生于“愤”与“徘”的状态,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其次要有开放性,或提问开放,或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或解题策略不唯一,引发学生变换问题的观察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另外要有挑战性,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