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研修日志

发布者:肖东涌     所属单位:赣县沙地中学     发布时间:2016-06-22    浏览数:0

 

 

初中历史教学研修日志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

“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

为推而已矣!

”蔡元培说: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

人之知识,

据以为基本,

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

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

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

是历史之益也。

”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

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

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教学多年,

下面笔者谈一谈实践中的

体会。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半殖民地”

“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

比较抽象,

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

教师可以针对鸦片战争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

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

.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没用外权干预,清

政府大权在握;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

权遭受侵犯,一些主权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

。至于“半封建”

,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

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鸦片战争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

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

渗入,这就是“半封建”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

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

但是,

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

也就是考试的内容

和形式过于拘泥,

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

对经义做出阐述,

只能以朱熹的

 

观点为标准答案,

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

是多方面的,比如,

闭关锁国政策,

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

严重,

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

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

考自然科学的理科,

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和八股文的形

式本身都没有错,

问题在于统治者给它做出了限制,

专注于利用它维护自身的统治权益,

方设法压抑人们的思想,

打击学子们的个性发展。

四书五经是优秀的儒家经典,

是我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的巨擘,

八股文也无可厚非,

然而从内容上说,

人的精神营养需要从多处吸取,

只有四书五经难免偏颇单一,

另外几百年只写一种文体,

何谈发展?科举制最终被晚清政府

废除。

 

此外,

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了一些活动,

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

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如对历史剧的编演、

历史知识有奖竞赛、

历史谜语趣

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

 

总之,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引领和教化作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

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教师们深深懂得: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多少汗水,

就有多少收

获。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得越积极,获得知识的速度越快。相信通过教师不懈的努力,

历史课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