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作业的人文教育性

发布者:刘光柏     所属单位:赣县吉埠中学     发布时间:2015-11-05    浏览数:0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作业的人文教育性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的历史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好作业,使其体现人文教育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有效的作业设计是教师反馈学情的工具,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载体,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新课改教学经验,对此问题做一个粗浅的看法。

1   如何有效设计好初中历史作业

1.1  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适时设计有效作业。

在以往的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的时候一般都是单调的记忆学习,认为只要记住那些常考的知识点就可以了,教师教学也就不得不“以应试为本”。又由于近几年中考历史普遍实行开卷考试,分值也较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作业内容单调,缺乏趣味性、多样性,往往一本练习册或者发一张试卷了事。

然而,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历史课堂应成为学生的课堂,也就是要让我们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带领学生自觉地走进课堂,使其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中只须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才能有效性地设计好每个课时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目时,就可以在课前这样设计预习作业:把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小组,指导他们分别查找不同的资料和图片:第一组学生可以查找有关《马可·波罗行纪》在15世纪欧洲流传的情况。第二组学生可以查找15世纪欧洲的商路及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概况;第三组学生可以查找几位航海家的个人资料传纪。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而适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计不同的课堂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导入时可以结合第一小组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思考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以此设计课堂讨论作业:“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再结合第二组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光有主观动机就可以开辟新航路吗?”,进而设计课堂问答作业:“新航路的开辟还必须要有哪些外在条件?”。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教师可以结合第三组的预习作业运用FLASH动画演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进而设计题目是“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航海成就”的表格式家庭作业。如此设计历史作业既突出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又避免了老师枯燥的讲授,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都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效果当然显著,“以人为本”的课堂也就因而得以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1.2结合实际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作业。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情往往各不相同。因而只有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才能有效地设计好作业。例如《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课标的要求是:了解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由此我们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1级基础题,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找出三角贸易的有关国家和路线,殖民掠夺的代表人物;2级巩固题,主要是巩固当天所学——通过学习三角贸易的路线图,分析三角贸易对路线图中的三个地方不同影响;3级拓展题,有一定难度,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根据殖民掠夺给西方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如此设计作业,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各取所需,各有所长,而且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历史作业完成中得到成功体验。

2   有效设计好初中历史作业的现实作用

2.1有利于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是十几岁,从生理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一时期是人们对外界变化、干扰最为敏感的时候。因此,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人文知识,有效地设计合适的作业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句名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1]在新课改的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作业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和教育。比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记》中的精彩片段,可以启发学生看到司马迁不畏权贵、追求坚忍不拔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通过布置学生收集甲骨文的有关资料,可以启发他们认识历史结论来源的实证性,从中也可以启发学生看到历史学者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奋斗观。

  

2.2  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创新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赋予其创新的特征,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课堂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合理地布置好作业正是其要求的体现。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通过设计讨论式作业,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比如说,我们在一些诸如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内战、辛亥革命的评价等重难点问题的作业设计上,可以运用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作业的这样设计即体现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又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更在此基础之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自然也就有利于实现创新教学模式的课堂。

3.  结语

    长期以来,在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与模式下,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已经备受压抑,历史作业变得可有可无。在当前全面推广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作业有效性的设计使这一功能得以回归,既是如今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紧迫问题,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关注的问题。“历史乃人文之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 [3],因此,在新课改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观,树立全新的作业设计观念,实践其人文教育性的功能。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