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的一些方法

发布者:郭春招     发布时间:2015-10-25     浏览数:0

谈谈我所了解的趣味识字的一些方法及所取得效果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会认”和“学会”。在识字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记住要求掌握的汉字,效果比较好。现把自己在识字教学中常用几种方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猜谜法。如教“秋”字,我出示一个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哈哈。又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目”;“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字;“十张口,早就有”——“古”;“一只手遮着眼”——“看”,这些都是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效果好。

——合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提高记忆。如: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双木林,三木森,双人从,三人众。又如:上“立”下“十”辛辛辛,上“艹”下“田”苗苗苗。

——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既可以调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如区别“有、又、左、右”等字,我编了一组顺口溜: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如教“朋”字,我编成: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

——增添笔画法。增添笔画既可以复习学过的字,以可以认识新字。如“公——么、日——目、田——甲、大——太——犬”。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善于总结、积累识字教学经验与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记忆,完成教学任务。

 

趣味识字“五法”

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1.直观演示识字。采用形象直观的体验,体会字义和字形、字音。如“灭”字,拿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块玻璃片盖上去,蜡烛一下就熄灭了,学生通过“燃烧的烛火和玻璃片”来记住字形、字义、读音。

 

2.动作体验识字。一些词语让学生做动作记住它的字意和字形,如“拥抱”2字。即使忘了,只要想一想用手拥抱的动作,也就记起来了。3.编儿歌辨字形。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容易背诵。采用编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字形。如:生字“洼、蛙、哇、挂、娃”的教学儿歌:“小泥坑,浅水‘洼’;有昆虫,跳青‘蛙’;张开口,叫‘哇哇’;伸出手,把它‘挂’;女孩出来是个‘娃’。”

 

4.游戏识字。我常常把课堂设在室外,走出教室,展开想象的翅膀边玩边识字。如:玩“丢手绢”的游戏,边玩边识字,寓教于乐。

 

5.交换生字的前后位置进行组词,理解识字。如生字“包”组成“包书”和“书包”、“岸”组成“上岸”和“岸上”、“往”组成“来往”和“往来”、“粮、食”组成“粮食”和“食粮”、“周”组成“四周”和“周四”、““产”组成“生产”和“产生”等,这样就容易帮助学生记住生字和积累词语。(宜昌市白沙小学赵书梅)

 

趣味识字三例

 

巧编故事记“藏”字

我发现学生在写“藏”字时,不是少撇,就是少点,错误率极高。于是我就编了一个故事:“ ”是以前的一种兵器,“ ”是矛,“ ”是盾,合起来叫“矛盾”。“戈”也是一种兵器。在清朝时,有一位大臣被别人诬陷,受到清兵追杀。在与清兵搏斗中,他夺下了一个士兵的矛盾。最后,他终于逃脱了士兵的一路追杀,躲进一座茅草房(板书: ),把矛盾放在屋后(板书: ),自己躲在茅草房里(板书: ),把自己带的兵器放在身前(板书:“藏”),以便随时作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在记住这个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从此,再没有人把“藏”字写错过。

用常理,分清“啄”和“逐”

“啄”和“逐”两个字,到底哪个字里面有点,学生分不清,极易写错。在教学时,我用生活中的常识来帮他们分辨。教学实录如下:

师:啄木鸟给大树治病,它把什么吞进了肚子?

生(异口同声):虫子。

(师同时把“啄”字里面的一点用红笔加粗)

 

师:“那追逐时能不能在人旁边放一根棍子?(点着“逐”字两撇处)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会摔跤的。

师:那两撇上能不能有一点?(生恍然大悟,纷纷摇头)

这样一分析后,学生再也没有将两个字写错过。

编歌诀,巧妙识字

 

学生写错字,最多的情况就是增添或丢漏笔画。教学时,可采用编歌诀的方法,让学生识记,但歌诀必须通俗易懂。现举例如下。

磨:一点一横长,一撇脚伸长,两个小木匠,坐在石头上。

解:一个解放军,拿了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

也:“你”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

驮:马大能驮

美:羊大为美

头:一点一点一个大,人人都有它。

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识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想像力、理解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下面我就字形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以下介绍我采用的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口诀。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点。

 2、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

 3、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三、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