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培训(303)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郭宗文     提交时间:2016-01-13    浏览数:0     

 

聆听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以听觉感知,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中心,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多元化聆听音乐,深层次体验音乐上。

一、带着问题,深入聆听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敏锐的听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知识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欣赏的热情和欲望,刺激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积极、主动、专注,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过程,感知和体验音乐的程度也会因此而加深。例: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引子是由什么歌曲的音调发展而成的?

2 、主题重复时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3 、呈示部与展开部在体裁上有什么变化?

4 、展开部中出现了哪种节奏型致使主题音乐富有动感?

5 、再现部属于哪一类的再现?(指完全、缩减、扩展)

就这样,学生们分别带着这些问题,分段聆听了音乐。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是生动热烈的讨论,时而是激烈的争论,在争执不下时,学生会主动要求再听一遍、二遍 …… 又如:在欣赏管弦乐曲《篮色多瑙河》时,考虑到此曲目篇幅度较大,故在欣赏完第一圆舞曲后,我将后面四个小圆舞曲的主题秩序打乱,让学生对照乐谱,分别听辨出各是第几圆舞曲的主题。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听,自然是积极的、主动的。这种聆听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而无需动脑的局面,呈现了主动聆听、积极体验、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

二、反复聆听,丰富感知

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反复聆听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因此,为使学生深入聆听,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课前复听、其中复听、期末复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巧妙地安排同一体形、同一题材、同一曲式、同一调式、同一音色、同一作者 …… 作品的复听。例如欣赏莫扎特的《 g 大调弦乐小夜曲》时,可安排复听《土耳其进行曲》(同一作者);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时,可插入复听《多瑙河之波》(同一题材);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狂》时,可安排复听舒伯特的《摇篮曲》(同一体形) …… 同一作品反复聆听时,教师可变换欣赏的方法。如《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篮色狂想曲》经分析、完整聆听后,复听时可选用播放音乐动画片的形式,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欣赏兴趣。《梅花三弄》、《水中倒影》在复听时,播放全国青年钢琴比赛优秀选手的演奏实况,可以收到很好的欣赏效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复听时可选用钢琴、埙、弦乐或电声乐队的演奏,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将名曲主题串录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聆听,可以增强记忆,加深印象。

总之,只要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就能吸引学生乐意地反复聆听。在多次聆听的过程中,加进自己的知识贮存、情感贮存、经验贮存,音乐的感知才会更加丰富。当然,我们要把握好普及性与经典性的关系,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