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培训(303)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刘宁

研修结业成果

推荐!

提交者:张爱军     提交时间:2015-12-23    浏览数:1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探究与思考

一、背景分析和教学设想

()教学现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设计方法:

第一种:教师让学生听听声音后,直接引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然后展开验证性研究活动——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验证性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乐器发声的原理。听课教师感觉整节课是直接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基础上开展活动的,由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变成了一个验证性活动,显然层次性不强,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意义不大。

第二种: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制造声音,再让学生提出各种与声音有关的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等问题,然后选择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很聪明,选择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教师顺势让学生展开研究活动:用各种材料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经历了10多分钟的探究,但汇报时学生认为声音是由“振动、弹动、碰撞、击打”等产生的,很难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同时,每个活动环节都充分展开,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频繁的活动后还是得不出结论。

我们觉得,这两种设计方案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起点把握不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首先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经过课前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并未真正关注到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那么怎样来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觉得关键是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和尝试。

()设计思路

1.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本课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这是设计的关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敲、拍、拨……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为此我们设计安排了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一、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三、再次观察发声物体与振动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从对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因此,我们在进行第一、二个观察活动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相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展开第三个活动。其中第二个活动应重点展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尺子发声和不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这是“扶”的探究过程;接下来再放开,让学生把习得的这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发声物体的观察之中,体现探究的层次性。这样设计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实现了活动的真正价值。

二、教学进程的描述和分析

1.引入。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如果不让你们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吗?请闭上眼睛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师:平时生活中,你们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意想不到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本,开门见山,相当于教学前的“热身运动”。】

2.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如果让你们制造声音,能做到吗?老师提一点要求:每人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声音。小组长统计有几种方法,看哪个组方法多。声音不要太响,清楚了吗?

学生分组制造声音。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板书:敲、拍、拨、弹……)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你们想出那么多办法使物体发出了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猜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有没有办法证明?

【教师引导学生制造声音,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同时又在活动中融入了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接下来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假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能是敲、拍、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活动,自然而富有挑战性。】

3.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

【教师对物体为什么会发声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对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生开始真正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学生的认识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但科学的严谨性要求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

4.活动三:观察振动的物体。

教师提出:物体发出声音就一定振动了吗?你们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教师出示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鼓在振动。

【方法引路,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正向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师:物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们用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

【从有结构的材料到无结构的材料,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师:我们观察到,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反之,如果物体不振动了,它还会发出声音吗?

(出示锣):你们有办法让发声的锣的声音停止吗?这证明了什么?

【这是一个反证法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人说话时,是哪里在发生振动?生活中有很多的乐器,像鼓、锣、二胡…一·它们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用已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师:现在如果有人问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

5.拓展。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出示:麦秆。)你有办法让它发出声音吗?

学生制作发声的麦秆。

【这是一个能力运用的活动。通过学习,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动手的兴趣很浓,连听课教师也忍不住前来一试。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后思考

()本课的实施策略

1.从原有认识到科学认识。

观察尺子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变化,是引导学生经历从原有认识到科学认识的关键性活动。在教学时,学生认为尺子在不发声时是一动不动的、安静的,尺子被碰动了才产生了声音。看来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对外力作用的关注上。这时教师就要站到学生的对立面,提出:仅有外力的作用,尺子一定能发声吗?老师用手弯一下尺子不松手,尺子不是也没有声音嘛!用事实来激化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学生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那么再来观察观察吧!学生产生了想进一步观察研究的欲望。在随后的观察活动中,学生更多地关注了尺子在受外力作用下的变化。汇报时,我们惊喜地听到:

生:我看到很多把尺子在晃动。

师:真的有很多把尺子吗?

生:不是,只有一把。

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哦,尺子在上下振动。

生:我听到了弹动的声音。

生:尺子在振动时,我的手有点麻。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初步“触摸”到了研究物体发声的“门道”——即关注物体在发声前后是否发生了振动。在对尺子的深入观察中,学生“看”到了振动,“听”到了振动,“感觉”到了振动。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也是这样的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更多物体在发声和不发声时的变化。学生很自然地“悟”出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道理。

2.从科学认识到深入理解。

物体在发声时一定发生振动了吗?当我们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又对刚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认识产生了动摇。怎么办?必须对这个科学认识进行深入理解!于是课堂上又有

了如下活动:

教师出示鼓后,问:你怎么知道鼓在振动?

生:把手放在鼓面上。

生:把手放在鼓边也行。

生:把耳朵贴上去听。

生:把碎纸、橡皮、尺等放到鼓上去,它们会移动!

生:我还有补充。鼓振动时,米粒会像爆米花一样向空中散开……

师:那么其他物体在发声时,

你们也能观察到振动吗?

从有结构的“鼓”到无结构的其他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个深人理解“振动”内涵的活动,是一个加深科学认识的活动!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无法用穷举法一一正向证明,为此在教学时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反证法实验,使科学探究过程更具“科学味”。

3.从认识活动走向实践活动。

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我们觉得这还只是认识层面的活动,认识还必须走向实践!在课堂教学的拓展环节,我们让学生做发声的“麦秆”。直到下课音乐响起了,学生们还在忘我地吸麦秆。学生们玩得开心,学得更快乐!

()教后启示

1.了解学生是前提。

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先了解学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哪里?学生是否储备了参加新课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技能?课堂中有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教师只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一堂课的重难点,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是把握教学起点的前提。勿庸置疑,学生确实有多种起点的可能,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切实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预设水平,即备好课。

2.面向全体是根本。

学生的认知起点丰富多彩,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有时这种差异性很大。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教学呢?从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出发,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哪些起点是同一认识水平层次的。我们应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适当兼顾好个别起点,尤其要抓住课堂中转瞬即逝的时机,引领学生,使之深入探究,将活动推至高潮。对这样的课学生才真正喜欢,这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境界。

3.驾驭课堂是关键。

教师对教学起点的预设还需要在课堂中得以检验和完善。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断提高把握教学起点的能力。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教学伊始,如何引领学生从已有认识到科学认识,教师必须做好铺垫引导,这是我们在课前预设到的。但在教学结束前,让学生制作发声的麦秆,就有学生不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这是教学预设里所没有的,是新生成的内容。为此教师就要作适当引导:今天你学了什么?学生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师再引导:根据这个原理,麦秆怎样才会发声?振动!有学生反应过来了,就试着划个口子,但麦秆始终不响。为什么呢?学生尝试的方法应该很多,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尝试。终于有学生试出来了,是用吸,而不是吹。因此,学生碰到困难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做的是充满智慧地去引导,这样预设和生成就会有机融合起来,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