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培训(303)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5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黄鹰     提交时间:2016-01-25    浏览数:5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密密麻麻春风拂面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明白叶老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第45自然段中的词句,尤其是能从叶老的修改中,发现并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能把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读懂叶老为萧复兴修改作文的事中,体会叶老修改作文的认真、负责,待人的平和、真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叶圣陶图像)

同学们,知道这位老者是谁吗?(师边板书叶圣陶边介绍——叶圣陶老先生是中国文坛史上的骄傲,更是让当今作家肖复兴(板书)难以忘记的一个人。1992年,肖复兴写下了一篇题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怀念叶圣陶先生。我们深情地再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肖复兴少年时代,去感悟他与叶老先生别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我们打开书26课,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孩子们,课堂上最动听的就是你们的读书声音了,刚才老师发现你们读得这么投入,相信生字你们一定能读准了,谁来展示展示。

第一页: 春风拂面 莫名其妙 映入眼帘(映是后鼻音,再读一次)

下面,又有两行词语映入眼帘:

第二页:楷模(你读得真准呀?模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你来给她找个朋友)删掉 融洽推荐(你能推荐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下一行词语吗?)

黄昏 余晖 燥热 规范 (同学推荐的小老师真不错,荐是生字,老师想毛遂自荐来叫大家写这个字,请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

3、刚才老师发现同学字音读得特别准,真不错。那课文中肖复兴回忆了与叶老先生的哪些事的呢?

来,请你说一说。你能把这件事概括成4个字的小标题吗?(板书)

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读成简单的8个字。这两件事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哪几小节是写修改作文的

好的,你能看着板书,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用一句话简单的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好的,谢谢你,概括得特别精练。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目光聚焦到修改作文这件事上,,一起去感悟叶圣陶爷爷是怎样帮我修改作文的。

三、品读第1---5自然段,感悟叶老的文品

一)请同学们先静静地看阅读提示,再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修改作文的句子。

二)品读重点句

*出示:一张画像,一幅画像

①叶老为什么这样修改?《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量词是这样解释的,指名读。

你明白了什么?

还做了怎样的修改?

*出示句子:“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1、大家注意了,这里运用了两个作文修改符号。

3、自己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理解干净是指句子简洁明白,不罗嗦。

还有哪里写出了叶圣陶爷爷怎样修改作文的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孩子们,自己去读读这个句子。

2、听说,我们班同学自学能力很强,课堂作业本上有两道这样的习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请同学们翻开《课堂作业本》第53页第5读一读,写一写。马上完成这2道习题。

3、我们来交流一下,

4、孩子们,这就是 叶圣陶爷爷修改得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的作文。(课件出示文章)

师:你知道吗?这篇1500多字的文章,叶圣陶爷爷就修改了100多处呢,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指名说,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

师:像他这样一点也不马虎,一字一字地斟酌,让老师想起了一个词语:板书 ;一丝不苟

5、同学们,你可知道,当时叶圣陶爷爷已是70多岁的高龄了,他还身兼数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在百忙之中,他还帮我们这些普通学生一篇一篇地修改,一字一字地斟酌,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让我们带着对叶圣陶先生的无比崇敬,再读——

6、我相信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肖复兴作文时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大家拿起笔,完成第3小题。

7、很多同学写完了,请静下心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样子,也仔细修改自己写的语句,让句子更加干净,更加规范。

8、交流:谁愿意读读自己写下的体会。

9、总结过渡:

同学们完成得真好,值得老师为你们鼓掌,叶圣陶爷爷又是怎么样鼓励肖复兴呢?我们来看作文后面的这则评语,

(课件出示评语)

1、齐读

2、同学们,你们班谁朗读水平最高,老师请她扮叶老先生来读读评语,你们就是肖复兴,竖起耳朵听,

3、听完后,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高兴、树立了写作的信心、懂得了写作文要写具体事实。)

2、叶圣陶爷爷修改是那样的认真,评语是那样的平和,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受——(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这份修改过的文稿,就像是叶老在我耳边的谆谆教导,树立我写作的信心。再读

四、质疑文本,欣然期待叶老的别样世界

正是这次的修改作文使萧复兴有机会去叶老先生的家去做客,才有机会看到叶老先生家,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课题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下面我将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以下建议。

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文中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这节课虽然以情感为中心,但并没有偏离知识技能目标,更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过程。

一、抓重点,感受人物内心

叶圣陶老先生给学生的印象主要来自他的作品《荷花》《爬山虎的脚》,可以说只是一个不陌生的名字。教师抓住作者“如春风拂面”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密密麻麻”“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最后的评语等几个地方,体会叶老先生的认真,和这认真中对一位少年关爱,真正让学生感受叶老先生的平和、温暖;抓住“亲切、质朴”的感受,展开想象,模拟小作者和叶老先生交谈,从而真切感受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浅入深的理解,层层深入的反复朗读,叶老先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了一个立体的亲切、慈祥的长辈,拉近了学生与大作家的距离。

二、反复朗读,升华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大量的反复朗读。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运用了反复朗读。学生对每一个重点句子,关键词语深入理解的过程,就是和叶圣陶老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每一次理解,又会比上一次理解感受更深。这种心灵碰撞产生的情感在教师的一次次引导下迸发,让学生好像亲身体会到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如春风拂面。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老师还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从读中去体会作者此时的情感,去感受叶老先生对一个普通中学生的拳拳之心,感受叶老先生堪称楷模的文品、人品。在体味“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运用反复朗读,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将叶老先生的文品、人品深深印在心上,将情感彻底地升华。

三、注重实际,写作方法点到为止

借景喻人,对于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点出、渗透,对于升华课文的主题非常重要。学生理解了写爬山虎的“浓郁”“虎虎有生气”表面是写爬山虎,其实是在写叶圣陶这个人,接下来再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就迎刃而解了。在这里,因为是初次接触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理解有难度,老师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什么叫借景喻人,而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作者写爬山虎那么绿,其实是在说叶圣陶老先生的品格、人品,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借物喻人这种写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