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培训(303)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陈锦华     提交时间:2016-01-31    浏览数:1     



课题: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   


          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课型:      复习课


考纲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特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知道了解,属于识记层次要求,但学习时应依据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这一总体目标来把握这一课的复习深度和广度。


【学情分析】:


1.高三文科小班和快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探究,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与较强的表现欲。


2.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对材料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影响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 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教学设计理念】: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历史情境,导入复习』



 
  学生观看汉景帝和民间谚语关于古代农业的认识(课件视频显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和历代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由此,导入复习:                            农业地位:立国之本,无农不稳


农业政策:   重农抑商


表现:


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后果: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再现古代农业(点击课件:再现古代农业的场景)


探究: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件配<天仙配>音乐)


(学生探讨后提示)


1.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


4.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审视古代农业(点击课件:再现开元盛世时农业的场景)


探究: 影响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点击课件)


           (学生探讨后提示)


有利因素:政局稳定;良好的统治政策;生产工具的革新;


生产技术的提高;水利事业的发展等。


不利因素:战乱;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等。


三归纳古代农业 (复习重点)


归纳: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击课件) 学生观看夏商周至隋唐农业生产工具的图片(课件视频显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表格(如下)


 


时期

工具名称

夏商周

蚌农具;少量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桔槔

 

耦犁犁壁耧车

 

魏晋南北朝

翻车水碓水磨

 

隋唐

曲辕犁筒车

 


『难点突破』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曲辕犁特点:


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归纳: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 点击课件)   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完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表格(如下)


时期

耕作技术

农书

商、西周

石器锄耕          肥料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两汉

 

《汜胜之书》

 魏晋南北朝

中原耕作方式推广到嘉峪关

《齐民要术》

宋元

南方稻麦复种

《农桑辑要》

明清

多熟套耕

《农政全书》


 


 


 


 


 


 


 


归纳三:水利工程的修建( 点击课件) 学生观看春秋至隋朝水利工程的图片(课件视频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完成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表格(如下)


时期

水利工程

春秋

芍陂

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秦朝

灵渠

汉朝

白渠、六辅渠井渠

隋朝

大运河


 


 


 


 


 


 


 


 


 


『重点突破』


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加强对岭南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解读大运河:目的历史条件概况评价。



归纳四: 土地的开发;农作物品种不断丰富;农产品商品化( 点击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视频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

  从教学设计角度分析。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上课备课理念,从题型特点,内容特点出发,在教学设计中就体现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明确。在教材分析中将本课题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出来,在学生分析中,要掌握好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掌握好学生的兴奋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怎么样的教学模式,解题方法与思路确实有效,是一堂很好的教学设计。美中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把握不够,示例缺乏层次,直接用高考题,起点过高,可先选一两题短小,目的单一小题,让学生有点热身,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热烈,效果也更好。第二   从教学策略角度分析。该课采用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探究、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由题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则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思考讨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新课程理念上来看,作者的这种策略开展得很不错,毕竟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现代教育是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的。本节课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模式,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针对性补充,但应按小组分解一下内容,讨论目标明确一些,推举一人代表小组作答,其他同学补充,时效会更好,也更易达成共识。

第三,从教学测评角度分析。教师通过正确、积极的教学测评,可以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 本课因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从学生讨论解答情况来看,测评效果很不错,但一节课不可能全面测评全体学生,由于高中毕竟面临着高考,需要解题,因此教学测评方面应该增加一些相关的习题或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马上进行分析,学有所用,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在解题中的运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