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培训(303)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曾纯     提交时间:2016-02-27    浏览数:0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热力环流

一、【课标分析】

 热力环流处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第一个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这节内容在课程标准里对它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而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后引起大气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对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知识点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点后面,说明在分析热力环流过程时,应该注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对本知识点的铺垫作用,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那么地面的冷热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度的高低,从这个切入点对本节知识点开始学习。而本知识点的学习对后面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学习具有承接作用。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本节内容涉及到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应对学生予以补充,此外,本节由于大气运动看不见摸不着较为抽象,热力环流发生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应通过绘制环流示意图及观察热力环流实验来加以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应用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及生活地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气温海拔等压面弯曲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析法、图示法、实验演示

七、教学过程

由大气的受热过渡到大气运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想一想,大气受热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呢?(课本在28页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概括的: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受热会影响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运动,你们感受过没有?(生:。。。。)

:对,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风就是大气的运动。平时我们看到树在摇、烟在飘,头发被海风吹乱,这些都是大气运动的体现。大气的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学们,看到热力环流第一段话。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这就是大气运动的作用。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那么大气到底是如何实现运动呢?我们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的形式。叫什么呀?热力环流。注意两个字(它是因热而环流。)

热力环流

师:首先,同学们阅读课本告诉我,什么叫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你们想不想亲眼见证一下什么是热力环流。我们看课本上的实验,大家阅读实验部分,画出实验图示烟雾在玻璃缸内如何飘动。

师:都画好了没?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视频,看一下你画的热力环流图示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这个环流应该是子烟雾在冰块处下沉,在缸底由冰块流向热水,这样形成一个环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环流呢?我们来分析它的原理。

假设这是地面,有ABC三地,如果它们受热均匀,大气的状态是一样的,也就是同一海拔高度,各地的气压值是一样的,会形成平直的等压面。它们的等压面画出来是平直的(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小a图),本来是等压面,为什么画成直线呢?家注意,假如这个桌子是地面,这是高空,在这个海拔高度形成这样一个等压面,从你们侧面看来,它就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把等压面画成画成直线。总结,当近地面受热均匀时,会形成平直的等压面。

   

   假如说,同学们,A地受热多,BC两地受热少。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相对地膨胀上升,垂直方向上发生上升运动。BC受热少,相对地大气要冷却收缩下沉,垂直方向上发生下沉运动。(板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

我们来分析,A处,近地面气体膨胀上升后,到上空聚积起来,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形成一个高气压。B处由于高空空气收缩下沉,在B处高空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形成一个低气压。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的差异,空气由B处流向A处,近地面,A由于有气体膨胀流出,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处因为有空气下沉,在近地面空气堆积,密度增大,相对地形成一个高气压。此时在近地面,空气由气压高的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这样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同学们自己来动手画一画,回顾一下热力环流的过程。等下我找个同学来给我们复述一下这个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注意哦,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总结一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注意哦,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地表受热均匀的时候,等压面是平直的,对不对。那么当受热不均时,产生热力环流,等压面还是平直的吗?(不是,那怎么画?高压往高处弯曲,近地面,低压往低处弯曲。)总结来说就是高高低低。

思考几个热力环流规律:

1、近地面,气温和气压通常有何关系?

2、同一铅直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通常有何差异? 

3、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凸凹方向有何关系?

让学生做好笔记。

海陆风:热力环流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只要有冷热不均就会有热力环流,下面我们来认识下海陆风的形成,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完成30页的活动部分。我们下节课找每个小组的代表来给大家说明。

七、板书

1热力环流概念: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环流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3、规律:

(1) 在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  温度低,气压高。

(2) 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是低压时,高空是高压,近地面是高压时,高空是低压。

(3) 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在高压处上凸,低压处下凹。(高高低低)

优点是:结构完整,写得比较详细,结合地理故事来进行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地理动画直观易懂。 

缺点:教学设计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设计,对学生地理思维、地理能力,地理态度的培养不够。 

教学策略过于单一,没有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按照自己平时的习惯来进行的。 

教学评价缺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评价的反馈处理也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建议: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意研究多元化的地理评价系统。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