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做教育、用爱去管理

发布者:汪波     所属单位:万年县梓埠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29    浏览数:0



用心去做教育、用爱去管理



“校长一职让我更理性、更坚强”



万年县梓埠中学   汪波



一所学校的兴衰与成败有人说是学校校长的决策与思想有关,这句话我也有同感,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应当俱有较前沿的前澹能力,能与时代相适应,做好人民的服务工作,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真正让教育更平民化,只有这样的校长才是让人钦佩。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不难看出:校长不仅是领导者,更是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对于学校的发展,直接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人力的巨大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使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更是责任重大。学校的规划、办学理念的确立、学校管理的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重构、文化的再造、特色化办学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如何把握时势、顺应时势乃至利用时势,却是我们这些当任校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学校的出路是去改革原来固有的不适合新课程发展的管理模式,还是如何抓住机遇,谋求学校的发展,打造学校的品牌,让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本人感悟良多,身为一校的校长,应如何去做好本职工作,让梓埠人民重新认识梓埠中学教育的振兴与发展,是我辈作为校长应尽的义务。因此本人认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课程领导者,做好校长一职要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适应时代的发展,用心去做教育,并能迎难而上、勇于挑战,提升教育的凝聚力。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也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胜利进行,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
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新一任课改的重要目,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转变。这些转变对每一个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都是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都把“考高分,升重点
”看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分数而着想。“考分”成 了学校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手段。一切都以分为本,重
分不重人。要想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困难是相当大的。这不仅来自学校内部的压力(学生和教师),更有来自学校外部的压力(社会和家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学校领导要有一
种不怕困难,顶住压力,迎接挑战的勇气。



2、发挥管理团队的作用,群策群力,充分发扬民主,让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成为学校治校的根本。。



作为学校领导,不仅要有不怕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锐气,更要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的科学民主管理的才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摒弃以“分”为本,以“章”为准,权力之上的管理方法,
建立以人为本,彰显教师个性,民主科学管理机制。固然,分数在评定学生成绩,考查教师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分数被绝对化,偶像化了;规章制度被细则化,标准化了。分数和制度简直成了控制教师工作和检查学生学习的一种可怕的魔杖,见分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分数主义,制度管理,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功利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再加上教科书是权威,崇尚权威泯灭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扼杀了教师的个性。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所以,在课程改革试验中,学校领导首先要树立起以“以人为本”,彰显教师个性的管理新理念,建立起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这样,师生由于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也就有了实现具体工作目标的承诺,从而也就激发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和高度责任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自我价值感,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了师生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使师生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形成一体,使每一个师生都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有校荣我荣,校弱我耻的使命感。



3、提升领导艺术,让专业引领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提倡校长的榜样示范作用,让校长的身体力行,使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提升。



万年县梓埠中学,是万年县西边角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的师资不够均匀,课程与科目搭配不够合理,教师的进取心不强,为此作为学校的校长应当加强专业化引领,让校长的示范作用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更何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改革进展如何,成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课改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作为学校校长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抓紧抓实,并能身体力行,深入课堂,亲自参与实践,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进行课改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实验氛围。因而,这就要求学校领导不仅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组织能力,更要有亲手实践的魄力和水平,也就是说,学校领导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更是课改实验的实践者。俗话说:要想知道栗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成为课程改革的内行,就必须身临其境,走进课改,走进课堂,亲自实践,多上、多听、多评课改研究课,多搞课改专题研讨和经验总结。这样,对课改才有发言权,才有领导权。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位好老师。只有和老师们一道学习、探索、实践,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在探索中研究、体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才能达到与教师们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也正是通过这种教学相长、教管相长、教研相长来提高校长自身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带领全校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走出一条新路。本人为此从教学工作出发,作为学校的副校长,还担任了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并上了一个班的数学课,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本人的教育艺术性更强,使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参照。故此,本人在近几年的相关学科竟赛中,努力实施课程改革,让新课标指导本人的数学课堂。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本人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成功:省、市、县的相关荣誉便接踵而至。对学校的其他教师的示范作用便不言而谕。



4、更新思想,勇于探索、做好相关管理,让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及实用性更强,真正让教师的课堂与时俱进,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全新的做法,没有现成的东西可借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学习,谁能顺应潮流,敢为人先,谁就能把握大局,成为课程改革的排头兵,领头雁,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这就要看学校领头人的精神状态和态度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领导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领导的精神状态和意识行为直接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作为学校领导,如果有一种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有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锐气,就能带领广大教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正像人们常说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一个好厂长,能带活一个企业,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有特色的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更需要有这样一群积极探索,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基层的领导,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强进的工作态势,扎实的工作精神,站在课改实验的前沿,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实验中去。



总之本人认为校长应确立了“以校为本,以德树人,以研兴校,以质求进”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的具备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具有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学校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公民为办学宗旨。



本人认为校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办学理念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又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为此本人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做,方可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特色:



    第一: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新课标引导着学校文化的方向。



作为校长,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发展学校、建设学校,至关重要。做校长更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努力形成本校特色,探寻学校的文化特色。这种理念和特色是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具体分析。校长应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一切办学的出发点,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相反,一个一味追求升学率、独断专行的校长是建设不出优良的学校文化。在校园环境、课程建设、课外活动等领域全方位地构建“以校为本,以德树人,以研兴校,以质求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校文化,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二,用好人,做好事,群策群力办教育。



校长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学校文化却需要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去完成,不是靠校长个人所能创造的。校长的文化意识必须通过师生群体的认同,并表现出群体的旗帜和品性后才能确立和显示。因此,校长在带领大家创建学校文化过程中,管理方式不是“揽权”、“集权”,而是“分权”、“授权”,是集中大家的思想,制定运行机制,形成和谐氛围,提供全面服务,使中层干部和全体教师能够在平等的氛围中快乐并创造性地工作。



第三,用心去做人做事,因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让学校的发展走上一个分健康之路。



校长本人的人格、品性、价值取向,对学校文化影响很大,起着“学校文化符号”的辐射作用。故此作为校长的我,更要提升自已的品性、人格以及自身具有的某些潜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学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要宽厚、学会宽容、学会倾听,让梓埠中学校风更淳朴;当然本人更要敬业、乐业,用校长严格,使学校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尽可能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本人会多倡导人文关怀,让学校师生关系融洽,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办学氛围;本人也会更注重今后的学习研究,努力让本校的学习氛围更浓,让梓中学校能有更大的发展。



前路漫长,但本人作为学校的副校长,会更尽心尽力去做好学校的每一份事,让梓中的明天更美好,让我本人无愧于校长这一职责,圆我的施政理想。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