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遗憾--校长研修心得

发布者:许晓金     所属单位:鹰潭市上桂小学     发布时间:2015-11-25    浏览数:0

 

不再遗憾——校长研修心得

鹰潭市上桂小学       许晓金

近期,我参加了网络研修培训班学习。在研修培训活动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收获颇多。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发展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学习的内容无不给我以启示:许多的教育现实可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教师,改变我们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我的思想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学习思考

校长既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科带头人。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应具备如下品质: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校长手里不要拿着鞭子,而要举着旗子,走在前面,必须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引领者。

(一)校长要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做有文化的人

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我认为,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第二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有思想、有素质、开拓进取的校长,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为办好教育而思,为学校发展而谋,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凝聚教师群体。因此,要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看书读报、听课观摩等。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名校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这样,工作才能有思路、有创新。校长不仅自己学习,还要引导全校教职工学习,创设学习型校园,营造学习氛围。

()校长要有教育质量意识

九年义务制小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检测手段,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共同荣誉。一所学教育教学校质量的高低,关键要看是否留得住学生。因此,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三)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

代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的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一个不善于处世的校长,其才能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因此,校长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校长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校长对下属,信赖而不依赖,亲和而不亲热,严格而不“失格”;校长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力争做一个怀有感恩的心对待教师的有情人、力争做一个大智若愚的有智人、力争做一个知人善用勇于承担责任的负责人。

(四)要敢于改革创新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作为农村校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五)校长必须认真抓班子带队伍

以人为本抓管理,正确处理协调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当好主管不主观,总揽不独揽,处理事务果断不武断。工作中对班子成员要信任,不猜疑,要大度。对教职工要多关心,与人为善,但要有原则性,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个称职的校长,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使自己的管理更高效。校长应学会授权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只有这样,才会调动中层干部及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激励与约束上,应尽量做到“从圆到方”;在服务与协调上,应尽量做到“以圆促方”;在使用与培训上,应尽量做到“圆中求方”;在求同存异上,应尽量做到“外圆内方”。

二、工作思路

(一)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打造一支高素质、稳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城郊农村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让每个教师都有所发展、尽快发展应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

1、促进教师发展

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要让教师热爱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教师不断获得成功。事业的成功,会让教师更加酷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对教育产生新的依恋,这是学校发展凝聚人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校长要有着眼于教师发展的眼光,教师发展了,教师成功了,学校才会发展,才会获得成功,大家才会围绕着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要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个人价值的追求思考,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支持教师的培训学习,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名师指点,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校内要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静下来学习思考;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习,鼓励教师成名;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让教师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2、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1)关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柏拉图的二八定律说,在特定的群体中,主要因子通常只占20%,却从事着80%的岗位的工作。管理中只要控制了这20%,就能100%地控制全局。这一定律要求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首先要用80%的精力关注占教师总数20%的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2)鼓励动笔,撰写反思,记录故事

建章立制,用制度作保障,多写多记,积极投稿,通过发表文章让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学校应适当给予奖励。

     3)充分发挥科研先导作用

开展新课程实施标准的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不当“糊涂”老师。确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意识,大力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促使教科研工作更贴近新课改、贴近教学一线、贴近城郊农村学校。

4)促进现代化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

部分备课、反思、教育故事等逐步要求一律用电子稿完成,连同每天手提电脑使用率一并计入教师考核。学校创造条件上好校园网,为老师网上学习、查阅资料提供便利。以期达到让老师们尽快熟悉并熟练使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目的。

3、加强师德建设

严格执行《上桂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发现并培植自己学校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二)狠抓课堂管理

要想让学生实现梦想,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张扬个性。课堂的意义看似简单,又深藏不露,校长心里明亮,还要教师完全理解,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成功的方向。静下心来研究课堂,改变课堂,转变观念,提升思想,发展专业,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由是以来,教师有偿家教便没有了市场。

(三)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设置是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的目标,享受规范的教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让学生各取所需、释放潜能。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助于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和个性健康的发展。要让城郊农村学校的孩子接受的是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带出来,便是学生的灵气与潜能。要让城郊农村学校的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教师的才能,引领孩子们从惊异到欣赏再到敬佩,逐渐走进教师,喜欢教师,进而喜欢他们的学校,学校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生源便得以保证。

(四)以德育人

1、精心布置环境

配合特色学校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入手,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摘取传统文化《三字经》、《道德经》、《百家姓》中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经典语录论述予以图解、故事解。通过张贴古今中外文明礼仪典范人物的图像配以文字说明的宣传框,让经典终日与学生为,加之小学生行为规范,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努力使整个校园,触目之处,行走之时,都让人置身于修身养性的浓浓氛围中。

2、明显的位置上,开设文明墙,礼仪墙报,大张旗鼓地宣传文明礼仪。通过板报、广播等形式,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途径从各方面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3、以活动育人

 配合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六·一”节、传统节日以及阳光体育、快乐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育人。

(五)打造书香校园

朱永新教授说:阅读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读好书、做好人。

给学生一个读书的世界,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童趣,感受生活,体验成功。教师配合专业化成长读书,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要拥有自身的底气,通过读书发展教师的专业,通过读书与学生交流,通过读书与家长交流。同时也要动员家长读书,让他们走进教育的生活,了解教育,了解自身和孩子发展的密切关系。教师和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的欢乐和忧愁,体验孩子的需求,不再把成人的习惯、感觉、思维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是和他们一起思考、成长。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三、个人定位

记得电视剧《走向共和》里有个场面,康有为要去面圣,聚集了他的弟子进行近乎刁难式的答辩,他的弟子们站在保守派的立场诘难他们的老师,他们扮演朝廷中保守派的大臣,对康有为的维新说进行批判,而康有为则慷慨陈词力驳非难,当他的弟子问题问的尖锐时,康有为还会赞叹一下。场面很生动,这使我想起了中世纪的“魔鬼辩护士”。
   
欧洲中古时期,天主教教会里有一种特殊职业的人,叫做 Apologist“魔鬼的辩护士,在安排祝圣仪式的时候,神学者提出的理论必须请另外一个人,站在敌对的立场,提出反驳。建立新理论的人,要通过与对手的反复辩驳,回答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挑剔,直到再无懈可击,其理论才告最终完成。这种做法,目的并不在消除新理论,而在于使新理论一开始就能避免一些潜在的错误和不足,具有接受各种挑战和驳诘的力量,最终达到至善的境地。
   
这些提出反驳的人,形式上是站在神的对立面,站在魔鬼的立场上讲话,所以被称做魔鬼的辩护士
   
神学理论在我们有些人心目中,也许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神学家曾经对于自己的理论这样认真,竟抱以这样严谨的态度和采取这样严格的辩驳论证的方法,使其具有说服力?我们对待自己的学说理论,是不是也有如此的胆魄和雅量呢?真理越辩越明。如果连神学家都有勇气为自己树敌,都敢于接受来自魔鬼的反驳和挑战,那我们对待自认为是颠仆不破的真理应持什么态度?
   
要想做成功的辩护士,就必先成为“魔鬼”,因为只有“魔鬼”才洞悉人生,只有“魔鬼”才无所顾忌。同时那些“魔鬼辩护士”的学问也非常了得,他们在理论上具有与那些神学家对话的实力,能胜任这种辩护士的人,经常是在理论上很有见地的大家。我有时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魔鬼”!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