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岗位提高培训(402)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请提交一份你所在学校、(幼儿园)的3-5年发展规划。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胡向阳     提交时间:2016-02-13    浏览数:0     

 

景德镇二中20122016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和效能;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进入中小学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教师知识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目标与任务

    ()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运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探讨充分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和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积极开发各类有效的音像和电子教材,合理配置现代教学设备,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一批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育科学与技术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建立网络系统,加强实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实验工作的资料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主要任务

    1、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数字化的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案例、题库、教与学应用系统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通过引进、整合、共建和自建等多种途径来解决。

    2、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人员业务的发展。全面、持续开展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教师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和深入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实现。探索国家级课程指导下的多样化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4、积极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反映时代内涵、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发展特色。

    5、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重点工作

    l、修订和完善学校发展目标

    按照省关于建设现代化学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发展目标。

    2、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积极开展各个学科与各教学年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课和各个学科学与教的活动中,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认真研究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努力使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发展专业能力和发展学习能力。

    3、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队伍。围绕基础教育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选择一项或多项专题,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科学研究活动。从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研究并总结应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有效模式。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并具有重要推广和应用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

    4、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

    学校要结合实际,继续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使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积极参与,有利于开展个别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共享。要以应用为先导,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这三个转变,注意学习化环境建设的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形成适合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特点的数字化环境建设的实际应用方案。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2013年基础建设阶段

    1、硬件建设

由于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所以首先要实现学校教学功能的信息化,第一阶段以投资建设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为主。重点建设好以下两项工程:

(1)扩建好千兆光纤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以光纤宽带与公网连接。做到每一幢教学楼都有一个信息点。

(2)在科技大楼建一间网络监控机房。

    2、软件教材建设

    第一,完成(1)校园管理平台、(2)教学资源库、(3)建立学生成绩电子化管理、(4)各学科建成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软件(电子文本的教案、课件、不同层次的电子文档作业)

    第二,实现教师课件制作数量达到人均4个,并有一定数量的课件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

    第三,完成部分自编教材。

3、科研重点

搞好教师立项的省级以上现代信息技术实验课题的研究。

    4、培训内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每学期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

    (2)抓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校内培训。每月由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组织培训一次。对设备的正确操作、简单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信息获取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

    (3)导教师积极参加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规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2

    (4)外派骨干教师进行高级培训。

    ()第二阶段:20132015年软环境建设阶段

    在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第二阶段以科研、教师培训、网络应用为主。

    l、硬件建设

    (1)进一步完善电教设备,满足教学的需要。

    (2)2014年年底前再投资装备二至四间学生电脑教室,配备流行配置的学生机及教师用讲台电脑设备,并接入internet互联网。完成部分电脑设备的更新,使我校投入应用中的计算机达400台左右,力争计算机装备生机比达标。

    (3)充实和完善网站建设,在校园网络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将学校网站成为外校共享资源的平台。

    (4)添置班班通设备、数字图书馆和自动录播室等设备。

    2、软件教材建设

    (1)建立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2)各学科继续做好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软件建设工作(即电子文本的教案、课件、不同层次的电子文档作业)

    (3)完善德育资源库建设。

    (4)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大力进行教师课件及积件建设,

    (6)完成教师录像课录制工作。

    (7)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三个方面实现整合。

    3、科研重点

继续搞好教师立项的校级现代信息技术实验课题的研究。将教师有关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成果结集。

完成各学科教师录像课的录制任务。至少每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一节。除教师本人反思自己的教学之外,各教研组组织力量在教研组内进行观摩讨论。

在本年度内,各教研组至少上一节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研究课。配合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搞好本学科的研究工作。总结出和本学科相符合的整合成果。

    4、培训内容

    (1)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每学期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

    (2)继续抓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校内培训。重点对课件制作的软件应用、互联网信息获取、校园网的使用、个人网站的建立等进行培训。

    (3)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和现代教育技术、高中新课程实验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规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2。定期公布培训结果。

    (4)外派骨干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级培训。

()第三阶段:2016年总结及成果推广应用阶段

以软件建设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为主。

    l、硬件建设

    (1)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购置专用服务器、电脑,全力打造数字化实验室。

(2)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功能更完善。对原有的其它硬件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改造和升级。总体目标是达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要求,并在示范性实验学校中排在前列。

2、软件教材建设

    (1)更新充实资源库的内容。

    (2)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根据本校特点,有计划系统地开发管理平台。如德育、教学、教研等管理平台。

    (3)建设和完善教学积件库。

    (4)建成高中教学资源中心,并和国内名校实现联网,达成资源共享。

    (5)完成各行政部门,教研组、年级组网站建设,鼓励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

    3、科研

    (1)做好有关现代教育技术新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2)完成各学科教师录像课的录制任务。并将录像课上网,供教师观摩和学生点播。

    (3)继续搞好教师立项的校级现代信息技术实验课题的研究。将教师有关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成果以年度结集。

    (4)继续做好省、市、县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工作,加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考核力度,力争各学科有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市级学科带头人。

201112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