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岗位提高培训(402)
  1. 作业标题:作业一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谈一谈校长(园长)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一

提交者:胡向阳     提交时间:2016-02-13    浏览数:1     

 

学校核心竞争力

 所谓校长教学领导力即校长影响身边的师生实施教学变革,实现学校教学愿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其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明确教学使命管理课程与教学创设学校风气。如果说明确教学使命管理课程与教学创设学校风气这三个方面回答了领导什么,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着力指向的内容,那么,怎么领导则涉及校长实施与提升教学领导力的原则与策略。

  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说校长主要在学校宏观规划、日常决策以及实践和组织学习过程中发挥教学领导力,更多的是一种方向性的引领和调控,教师则更多地在课堂教学实践、师生互动、同行间的专业反思过程中发挥教学领导力,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是指向目标的扎根实践,最终着眼于奠定学生的人生基石,回归教育本源,提升学习力,学会如何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力的养成更多体现于保持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等等。

  作为一名校长,结合自身的实践,就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进而作用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重视涵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让大轮子转起来。

  好文化是学校的第一追求。这是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土壤和基础。要涵养研究型的教研文化,其中教研组长发挥极其重要作用;要涵养信任互助的人际文化,从小事上经营,培养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涵养科学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制度文化,坚持规范约束与激励引导的统一。

  校园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存在,是离离原上草的,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的涵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教学中,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学校发展需要很多条件,我们将这些条件或动力比喻成发动机的轮子,这些轮子可以区分为小轮子和大轮子。如果将针对教师个体的培训、沟通、辅导、激励活动看作是小轮子,那么针对教师群体进行的制度与文化建设就是大轮子。调校好每一个小轮子,可以有效地推动大轮子一起转动,使发动机运转起来;而当我们调校好少数的大轮子,让大轮子带动小轮子一起转动,则发动力的运转动力会更加强劲。校长在发挥教学领导力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抓大放小,抓住影响学校教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不要陷入具体琐碎的一般性教学管理活动之中。我们要在教师的广泛参与下进行备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评比办法、听评课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从细节上改进,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组织承诺,使教师带着热情和责任投入教学实施和研究中,进而有效领导教学。

  二、培养和谐向上的智慧教师团队——将根真正扎在课堂。

  好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力,其职业理想、专业能力、专业发展的意识是制约学校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领导过程中应深切关怀充分尊重信任积极锻炼培养严格的教育管理,多一些道义与责任。其中,尤应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尤其尊重那些低调、质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教师,从细微处肯定他们的辛劳与付出,因为这些普通教师也许没有太多荣耀与光环,但正是他们扎根于学校,扎根课堂,持久并广泛地作用于学生。

  同时,加强教学领导,培养智慧教师团队,还须基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摒弃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帮助教师减负,尤应减去太多形式化的、文本类的任务,引领教师聚焦课堂与学生,潜心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校长和广大教师努力保持高度责任自觉,在对学校实际状况的剖析中寻找问题、潜心研究、致力解决、扎根学校、坚守学校,时时关注学校日常的教学状态、精神氛围和研究进程。

  三、教学研究返璞归真——多一些恒常与坚守。

  好课程是学校的第一要素。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不缺理论,而缺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的结合,理论之树要常青,须扎根在校园,接学校地气,否则不可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教学研究应返璞归真,多一些恒常和坚守。

  明晰质量内涵,明确培养目标是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基础。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在进一步明晰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带领全校教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进一步关注学校质量内涵的标准。如本学期,我们学校就提出:关注教学质量,不仅关注分数,更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以激发和呵护、学习习惯是否重视和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等等。我们应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双基是否扎实,学科基础知识是否形成网络,基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体能是否得以提升,艺术修养是否得以熏陶,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否得以培养等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调研,我们达成共识,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坚持五加一学生培养目标,即扎实的知识、良好的习惯、灵活的思维、必备的责任、健康的身体,人人掌握一项爱好或特长。全体教师以目标为导向,明确教学使命。

其次,应该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应进行教学管理文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将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创造共享的价值观;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改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因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教师个体与所处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置身其中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果能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三、聚焦常态课堂,加强教学研究。教学领导力集中体现于课堂。我们应聚焦常态课堂,加强研究,主要以智慧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促进智慧学习方式养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转型上下工夫。着力于构慧主动参与的智慧课堂,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呵护、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学校要以明晰的质量内涵和培养目标为导向,落实规范有效的常规管理,追求扎实高效的校本教研、聚焦朴素绿色的常态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校长教学领导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作为兼职督学和学校管理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领导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