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岗位提高培训(402)
  1. 作业标题:作业一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谈一谈校长(园长)在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一

提交者:袁文亮     提交时间:2016-02-13    浏览数:1     

 

如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校风和谐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存在于一些教师的作为令人担忧,如工作不负责任,不安心从教,对现行的绩效工资实施存在过高的期望和存在不满情绪,有的甚至产生不理性的行为,有损教师形象。在教学中,存在倦怠的行为,在个别教师中存在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极端思想。所有这些,主要源于现实社会和教育现行的体制:如分配制度、各种选拔性考试,如来自于学校内部的评价和来自于学校以外的社会、家长的诸多舆论和企盼所产生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教师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整体不乐观。从职业、职位、职务劳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特殊性——即周期性长、未能立竿见影,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人们所追求的效益,而产生的投入厌倦、投入疲惫,教育者在评价收入时,难以说多少,只是不够刺激,尚缺优势。诸多问题困扰在教育者本人的身上。因而,在教育内部时而会产生违背职业道德或是职业道德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教育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促校风和谐发展。

1、要提高全员的政治思想认识

在学校里要重视常规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分析研究古今我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通过正常的学习、领会、认识,使教育者有一个健康的、有理论依据的、有楷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通过学习,使教育者更有希望、更有信心、更有动力。

2、维护和提高教育者的人格尊严,激励教育者自尊、自爱、自我修养。

人生活在社会上,有思想,有自尊和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现代社会的人格权,前者强调绝对的尊重,后者表明既要受人尊重,又要尊重他人,显示平等。教师的职业面向学生,学生来自于千家万户。教者也是人,不能把他神化,不能过份的强调为人师表,而使他人的自由人格造成缺失,但也需要社会、家长、学生的尊重,教者的自尊,促使学校教师人格魅力产生教育效应,使教育者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得到保障。否则,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都属空谈。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维护和提高教师的人格尊严十分重要,教师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为师从教、为人师表所表现出来的品格都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显示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健康高尚的人格,要能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要确立爱岗敬业、刻苦践行、身为人师学高为范,使全社会都形成尊师、重教,使教师的人格尊严得到真正的保障,并能以自身人格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对象,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为造就新一代的人才而尽职尽责。

3、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求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理性对待当前教育内部存在的不足和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促教风和谐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在谈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创新专题时指出: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城乡的差别更加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属于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典型国家。教师队伍庞大,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诸多方面表明与现代化教育不相适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1、现代化教育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重视年龄、学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要发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要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才能形成好的教风。我校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是难得的,这支队伍充满青春活力,开拓进取;女教师多,充分发挥女教工半边天的作用,今后多吸纳更高学历层次的教师,提高学校的教研、教学能力,着力解决教师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加强校本培训,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应当坚持既教书又育人。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在教师队伍中实行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根据地方的不同情况,定期考核教师的德、能、勤、绩、廉,并落实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从而达到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促教风和谐发展。

三、提高教师能力水平,促学风和谐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把教育质量的重任委以教师,教师理所当然要有高的素质能力,才能承担得起这重任。《规划纲要》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因此,加强学校师资建设,提高师能水平是重中之重。

1、教育者应确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因现代的社会信息万变,知识的老化、知识的滞后、知识的不对口,势必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原本渊博的知识时有派不上用场,或是解释不了现代的各方面的现象。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确立终生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或是经过潜身的研究,有超前的理论和前瞻,来指导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探究精神,使学生不拘泥于圈圈、套套,敢于异想天开,有发散思维,有敢于拚搏的劲头。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颠,诺贝尔奖才有可能再一次由中华民族之骄子领到。所以教育者要坚持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学技术,特别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学习新教材、新知识、新理论,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努力。

2、加大教师知识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型的新教师

目前的教师现状不容乐观,老、中、青结构存在不合理和断层或隔阂,或相互之间难已融入,难已沟通,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各行其道,盲目自导,用落后的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是必须摒弃的教育方法方式来指导学生。这样一来,肯定教学要出乱子,难已适应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应从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进行教学教育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在职的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这是加强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3、强化教师基本能力训练,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现代青少年的思想和社会意识都在随着时代的向前而不断变化,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教育的一大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材已做了改革和在逐步试验推广,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务必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基本功训练。如:动手操作能力——书写、实验、演示等包括信息技术操作等;动口分析说明能力——解说、论理、演讲、谈心、心理辅导、分析说明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和谐校园的构成,最重要的是师德要高尚,只有在高尚师德的校园里,才能创建和谐校风,校风优良、校园和谐同步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关健在于师能水平的发挥。贤师出高徒,学校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有贤师,有好的学风,一定能加速和谐校园的形成。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使教师队伍日益优化,把教育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得益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