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岗位提高培训(402)
  1. 作业标题:研修结业成果截止时间:2016-02-28
  2. 作业要求:
     

    内容: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结业成果

提交者:罗时福     提交时间:2016-02-13    浏览数:1     

 

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着力打造学校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学校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竞争日益激烈,主要体现在生源的竞争上,其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学校由等生源、挑生源,转向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甚至教师,主动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在这种选择和竞争中,谁是胜利者呢?笔者认为,管理好、师资好、设施好、质量好、社会声誉高的名校、强校,必然被家长和学生看中,而差校、薄弱学校则少有人问津。因此,学校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学校品牌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长期形成的、独具的文化优势并以此使学校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指学校文化、育人取向、办学方向上的特点以及教育市场所认可的程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批新学校以飞快的速度崛起,而另一批老学校则风光不再,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后者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端正办学思想,构建创造教育模式。
学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强大起来,办出特色,校长是关键。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考试制度、教育质量  评价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正逐步摒弃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优劣的做法。在这种背景下,是否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是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作为武汉市第二轮刚刚脱薄的学校,面对89%生源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现实,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成为西小人苦心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全校组织了学习、讨论,在学习与反思的同时,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教师结构、学生生源、社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 提出了“实施创造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积极构建创造性教育办学模式 ,以发展整体素质、培养创造人格为核心,通过树立创造性教育思想,构建创造型的学校管理,开设创造性训练活动课程,运用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教学,建立民主、开放、激励性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主体发展、促进学校持续性发展。我们大胆实践,努力探索,使学校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变成了“学生快乐、家长满意、教师成长、社会认可”的先进学校。 
二、创新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坚持走创新道路,在管理中,凸现人文关怀 ,处处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构建“四服务一中心”模式,即坚持领导成员为教师服务,提高领导水平;坚持教师为全体学生服务,提高育人水平; 坚持后勤工作为教学第一线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学校各项工作都要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提高效益水平;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1
.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由校长办公会、支委会、教代会形成学校决策层,较好地发挥了校长负责制和党组织核心作用、工会民主参与作用。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负责,年终进行考评。如我校推行“首问首管制”,要求每位干部面对问题、矛盾作为第一责任人,立即解决, 在职责范围内,要勇于说话、负责到底;出现错误不诿过、不敷衍,把问题 解决在萌芽状态 ,解决在基层,使学校工作进入高效运行轨道。 
2
规范制度管理。  
制度创新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学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精神,借鉴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逐步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月工作考核方案》、《教职工津贴发放方案》、《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教师综合评估制度和行管人员评估制度及相关条例、方案、措施, 规范了学校管理,激励了工作干劲。
 3
.注重过程管理。
为了加大对教职工的管理力度,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制定了每月教职工津贴发放方案及具体评估标准,每月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全面考核教师,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以鼓励加分为主,扣分减分为辅,达到目标量化、细化、优化。每月考核与结构工资挂钩,学期末与质量奖挂钩,与教师的评先晋级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 
4
加强人文管理。
学校实行人文化管理,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帮扶,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学校不仅在教学上关心教师,为每个人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还关心教师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并鼓舞他们积极地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还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趣味体育、做健身操、参观学习等,既锻炼教师身心,又缓解教师压力。
5
.强化民主管理。
学校成立校务公开委员会,自觉肩负起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责任,及时了解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大事及热点、难点问题,就校务公开的内容及重点提出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我校以推行校务公开为契机,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教代会的职权。依法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使教职工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学校的实际,我校确定了十大项公开内容。一是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二是学校干部分工、责任目标及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三是学校财务收支;四是学校筹建项目招标;五是收费情况;六是大宗物品采购;七是教师人事调配,聘任及职称评审;八是教职工福利;九是招生情况;十是评先评优情况等。在公开形式上,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一是会议形式,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教师代表会议,领导和教职工的对话会,家长座谈会等;二是公示栏形式,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校务公开投诉信箱、校务公开投诉电话等。民主管理增强了决策的可行性与群众的可性度,深受广大教职工和家长好评。
三、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群体。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把培养打造创造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抓职业道德养成,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师魂”。我们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  开展了“新世纪护花使者”征文比赛、“走近学生心灵世界”的大讨论、“我的师德故事”,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报告会、评选师德先进、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到社区、到敬老院、到进城务工子女家,进行“爱心、孝心、暖人心”等活动,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全校教师制定个人师德发展计划,签订师德承诺书,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2.
强化师能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师能是教师发展的根基。学校努力“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积极支持教师参与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及信息技术培训,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
学校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建立了“自我反思→同体互助→专家引领→共同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学习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利用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自学笔记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好科研活动,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专门聘请课题专家教授和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周孝传蹲点学校,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使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提升专业水平。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重担,近年来,学校各学科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星。 
四、 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造性教学模式
我校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加强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1.
深入学习新课改,明确教改新思路。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如何使新课程能顺利实施?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抓学校领导。 二抓全员知识培训,进一步明确课改的目标与任务。三抓校本培训。我们坚持全员性、自主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抓好以学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分类要求、分层发展、立足本职、扎根课堂,整体提高。

2.创新常规管理,促使教改深化。
我校创新教学流程常规管理制度,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将新的办学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①优化教学流程管理。
我们认为教学流程管理得到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必须富有时代内涵和创新的意义。 
如备课,我们提倡“五重视”,重视能力目标和创新目标的确定;重视教学关键点和学生兴奋点的创设;重视需要学生感情环节的安排;重视作业中的分层布置;重视课后小记的针对性、深刻性。在备课中,我们的教师做到了“两结合——创新”: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个人说课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和教学问题的设计上体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再如听课、评课,我们认为评课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反复强调,听课、评课的过程,是管理者与教师相互切磋教艺,就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过程,是教师在他人帮助下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我校听、评课定位较好:行政同行去听课,上课的老师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评议。对于自认为“不满意”的教学,还主动进行修改,申请重上。
 
②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单一、程式化的缺点,为改变这一现象,我校从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引导和鼓励教师将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到课堂实践中,通过学校业务学习和教师广泛走出学校听课,对如何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各年级,各学科展开讨论,对教学方式改革达成共识。同时,学校还组织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等相关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和学习方法,在教师尝试的基础上开展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的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教坛新星比武活动,成功地开展了“走进新课程”主题家长开放日活动。 课堂上老师们都在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都在尽量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改变自身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从而改变了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乐在其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③开展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学校提出“以评价促进发展”的评价观念,成立“课程改革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课题研究小组,改革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在教学中加强对教学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和评价、对学生主动参与和活动的评价、对教学的特色和建议的评价。激励性评价、延迟性评价、自主性评价被广泛运用于学校常规教学,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中的互评和自评,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了学生个性,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学校也注意了校本教材的开发。我们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的“快乐阅读、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交际、综合美术、体育游戏”等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太极拳”为例,我们结合本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本校学生能吃苦耐劳而制定的“砺志教育”、“挫折教育”,使学生能通过五颜六色的呼啦圈去感觉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旋转出美好的生活,旋转出美丽的人生;让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伴随着对未来的憧憬,在五彩斑澜 的呼啦圈中产生。
4.
以科研为先导,从创新中求发展。
教育要发展,科研需先行。科研是学校创新的基础。我校把“科研兴校”作为发展学校的战略,积极鼓励教职工参加教科研活动。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当内行”,形成领导带头,全体参与的局面。全校教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探索形成本校适用的创造性教学模式,研究、探讨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发展目标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科研化,让常规科研化。
两年来,各学科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结题。
一是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主模式和各学科子模式。主模式:“多向尝试” 创造性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问题情境--多向尝试—分享启发—评价小结。子模式:英语学科提出“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提出“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提出“主体探究,合作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学科提出“情景体验、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思品学科提出发现思辩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二是提炼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如趣味教学法、探索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发散集中法、逆向教学法、定势打破法、实验研究法、思路教学法、类比教学法等。
三是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评价。
 
四是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实验进行两年多来,我校共上课改研究课六十余节,活动以教学展示、教师反思,教师互评,专家点评相结合形式进行。教师们潜心钻研,勤于反思,撰写了数篇教学反思论文,对新课程认识逐渐深刻。

五、开展特色活动,开发学生创造力。
我们既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创造力。
1
.根据校情、学情、师情,走体育发展道路。
我校操场小,学生中务工子女多。为此,我们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结合学校情况,形成了“走体育特色发展之路”。
①、坚持体育课内、课外相结合,创造条件,逐步推广与落实每天至少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②.坚持进行系统的体育文化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逐步形成学生体育健身的方案并形成风气、特色、传统。
③.坚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办学优势,我校体育的校本课程 “太极拳”、“羽毛球”,目前正在逐步落实。
④.坚持群体工作和小型竞赛工作相结合。学校在抓好群体工作的同时,每学期至少安排四次小型比赛。开展了“队列比赛”、“广播操进出场比赛”、“两操常规比赛”和“三跳比赛”。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参与比赛中,去承受挫折、去享受喜悦。
2.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校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其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协调一致,学校利用星期四第三节课,开设绘画、书法、劳技、舞蹈、合唱、微机、田径、科技等兴趣活动小组,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自己报名参加,活动组的内容,活动情况学校行政每周检查记载。各个兴趣小组利用体育艺术节、文艺汇演、诗歌朗诵、歌舞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绘画比赛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学校对表现突出学生进行表彰,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丰富了学生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我表现能力。

六、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提出了“教育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学生”的思想,恪守“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教育为民”的原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取消“借读费”,公开召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在政策上让他们享受与城里孩子同等待遇,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同一片蓝天。为了保证所有适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控制贫困生流失,我校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减免缓。

②建立特困求助金。一是由党支部、团支部在全校组织开展“我为他人献爱心,捐助一点零花钱”的募捐活动资助贫困生;二是借助社会力量资助贫困生,近两年各类企业资助二万余元,百余名贫困生受益;三是学校教职工结对关爱,帮助贫困生,一批贫困生被爱心留在校园。
为了让这些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情感,平等对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二是在教学管理上要求教师定期走访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利教学有的放矢。学校教研组定期召开教学专题研讨会,研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结合他们生活实际,进行多种教学尝试。三是在学生评价上树立科学质量观,不唯分数不怕成败,重在进步,看发展,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教育的创新,最终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不断发展的,同样,学校管理模式也需要相应改变,使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深化学校内部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创新为动力,逐步实现增强学校的教育能量和教育经营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