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研修日志

发布者:何志平     所属单位:湘东区排上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6-07-21    浏览数:0

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就要确立正确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转变陈旧的观念,做到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个性,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力。我在品德教育课上基本能做到这一点。
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1)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知识教育,改造学生的世界观,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认识、理解、选择,内化在观念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超越原有的状态,重构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个“换脑筋”、“换思想”、“换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创造性的活动。这个创造性的活动要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为根据,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教育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要联系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消化理解课堂上讲的知识问题,学生会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2)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境,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3)教学要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带动下主动关心国内外时政,关心和接触社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