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发布者:卢日寅     所属单位:宜丰县崇文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21    浏览数:0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探究式学习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思维与学生思维的相互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应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一、     情景注重新课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就为解决下面的新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上课铃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拿出一幅扑克说:今天我来变个小戏法,先请张明同学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牌,不给我看,默记在心中,我说:“请你将点数乘以2加3后再乘以5,再减去25,算出结果后告诉我,就知道你所抽的牌是几点。”张明算完后,说“120”。我就说:“张明抽的牌是老K。”同学们都点头,示意对了。想学会这个魔术吗?学好今天的新课——代数式运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小魔术师了。
  上完这一课后我对这个魔术就秘密揭开如下:
  我的指令 、张明的算术 、我的代数
  抽一张牌记住它的点数 ,抽到一张老“K” 用x代表牌点
  将它乘以2 ,13×2=26 ;2x
  再加上3, 26+3=29; 2x+3
  再乘以5,再减去25 ,29×5=145;145-25=120; 5(2x+3)=10x+1510x+15-25=10x-10=10(x-1)
  算出答数后告诉我 120 ;X=13(只要答数去零加1)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它使得数学有最简洁的语言,更便于人们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成为一切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我在代数式的教学中采用“你想成为小魔术师吗?”这样问题进行引入新课,学生为了能在父母、亲朋好友中显示自已的本领一定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上好这一堂课。
  二、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结论的发现过程
  自主探索是指由学生个人或按小组对问题的开展有要求的研究,与接受式教学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同,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做中学,研中学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计算多边形对角线条数时可分以下几步完成:
  创设情景:把全班分成几组让同学分别和自己小组同学握一次手。
  问题一:每位同学握了几次手?分别把握手次数和自己小组人数进行比较相差多少?
  问题二:用算术方法计算出每个小组握手总次数是多少?(并要求回答计算方法)。
  问题三:考虑全班同学编为一组握手总次数是多少?(并要求回答计算方法)。
  问题四:假若总共有n个人相互握手将要握几次?
  问题五:假若总共有n个人围成一周相邻两人相互不握手将要握几次?
  提炼:通过老师引导启发把n个人围成一周看成n边形的n个顶点,把相邻两人相互不握手而其它人相互握手比成n边形各顶点间连对角线,这样握手的次数就是n边形对角线总条数。这时可提问学生n边形对角线总条数是多少?学生很快就会猜想得出结论:n边形对角线总条数是  。
  验证: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对角线条数。
  得出结论:n边形对角线总条数是  。
  三、     造就民主气氛,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究式学习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证明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时,教材是利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的。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其它证法。有的学生提出用反证法证明,有的同学认为直接用定义证明,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教材中的方法并非最佳方法,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鉴别比较能力。
  四、增加发散机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探究式学习十分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五、注意回顾反思,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探究式学习要求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探索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炼,挖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如通过对解方程、方程组的回顾、反思,提炼出“降次降维”的思想、“换元”的思想、“转化”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又都属于“化归”思想。
  再如通过对立体几何中论证方法的回顾、反思,提炼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将空间问题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等等。
  探究式学习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总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