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音乐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发布者:邹善洁     所属单位: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6-03-15    浏览数:0

在新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也为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将《课程标准》的观念和理念实实在在的贯彻到课程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新课程所带来观念上的改变,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准备,进行教学试验,克服了一些认识上的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有了初步的体验和领会,简要归纳,以资交流,求得同行们的帮助和指导。

一、多渠道多形式的实施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

1、实施生本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生本教育,也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探究学习的成果,而老师只是课堂的总的设计师和引导者。通过实施生本教育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兴趣更加浓厚,合作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让音乐伴随学生的生活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需要仔细去聆听才能感受其内在的情感和美妙。而课本中曲目比较多,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的仔细聆听。为此我们从整合教学资源的角度出发三年来一直利用校园广播这一资源播放音乐课本中的乐曲或者世界名曲,并对播放的作品作一定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让音乐伴随学生的生活,而学生在聆听的音乐的同时又是那么的自然而轻松。按照一首曲目连续播放三天每周可以播放两首曲目,学生一学期可以聆听到40首,一年就是80首不同类型的曲目,三年反复播放加深印象。高中三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有80首曲目的积累,这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3、开发校本课程让音乐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书本上的内容都已成为历史,我们秉着继承与传承的态度应该去了解它,但它毕竟与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上显得动力不足。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老师们除了应用多钟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多做文章。懂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不失时机的加进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在学习《钢琴艺术的奇葩》一节时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李云迪,或者市里钢琴比赛的情况;在学习《西藏民歌》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青藏高原》或《走进西藏》入手。这样就会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更好的实施模块教学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以往传统单一学习内容分成现在的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鼓励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和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大胆选择其他适合于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或单项深层学习,以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或个人专业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这些改革无庸致疑对学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学校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又如何来实施这一伟大的战略改革呢。

1、利用学生资源实施模块教学

    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全校就一个音乐老师,老师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全面落实模块教学谈何容易。但有些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乐器或者舞蹈,在专业上具有一定的程度,在学生中也具有一定的威望,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开展个别模块的教学。如我校的姚文萃同学口琴演奏水平较高。让他来承担一部分口琴模块的教学,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解决师资不足的难题,丰富了器乐教学的内容。

2、利用区域音乐教师的资源实施模块教学

   术业有专攻。一个老师除了鉴赏模块还能开好一两个模块的教学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模块教学一般实行走班制所以一个老师在同一时间也只能开展一个模块的教学。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区域音乐教师的资源。如一个镇或者一个市有5个音乐教师,可以让每个音乐教师负责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模块,然后以走校的方式轮流教学。这样既可以很好实施模块教学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让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加专业的辅导。

3,利用社会资源以俱乐部的形式完善演奏模块的教学

在演奏模块的教学中仅仅依靠学校或者区域老师的资源都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因为器乐的种类繁多,而真正学习器乐专业的老师又甚少。所以我们只能借助社会的资源来完善这一模块的教学。如我校就成立了二胡、笛子、小提琴,吉他、单簧管,胡芦丝、电子鼓,口琴、竖笛等俱乐部。除了单簧管,胡芦丝、电子鼓,口琴、竖笛由本校老师受课外。二胡、笛子、小提琴,吉他都聘请了市里知名的专业老师上课。俱乐部的活动时间一般选择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周末的下午进行,而俱乐部的收费与管理基本由学生来完成,老师只是指导者。由于管理的当、机制完善,学生学有所得,所以全校学生几乎人人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俱乐部活动。也真正体现了选修模块的魅力。

三、利用各种竞争性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为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校每年的五月份举办一次校园歌手及器乐比赛,每年十二月份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每个月举办一次俱乐部的表演活动,每期期末各班还可以举办班级音乐会,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发掘一批艺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而且还让一些在艺术上有所特长但在其他学科不太理想甚至厌学的同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进而改变了以前懒散的学习态度,思想也更加上进成绩也有所提高。

四、利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

评价方面我们采取了多元的评价机制:即有学生自评,他评也有老师评,即有文字测评也有平时参加音乐会、艺术节及俱乐部等实践活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活动情况、表演能力、创编能力、合作能力、音乐理解、特长发展等等,各个方面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换算后就得出该生的总成绩。而且评价是采用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更多是让学生自行管理,使考核的透明度更高、更合理、更科学。虽然教师、学生的工作量会增加了许多,但是这样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考核的公平性与实效性。

总体而言三年的新课程教学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音乐鉴赏模块实施的生本教育,已及器乐教学模块采用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拓展了器乐模块的教学空间,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及注重个性的发展,让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也更加有效。但是在戏曲模块的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还不强,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究。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