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发布者:王平松     发布时间:2016-06-28     浏览数:0

   数学,是中、小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理工专业的基础,数学是很多学科的重要基础,更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可是在实践中,人们又常常抱怨数学枯燥无味,难懂难学,有些人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就连许多大学那些聪明绝顶的学生们,对高深枯燥的数学也怀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畏惧感,就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淮南子中也说“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兴趣带来快乐,快乐产生热爱之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呢?本文结合自己一年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较为有效的尝试。

    一、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有人会说,陈省身认为数学好玩,因为他们数学大师,他懂数学的奥妙。其实恰恰相反,陈省身从十几岁就觉得数学好玩,才兴致勃勃地玩个不停,玩成了数学大师。对于玩,则是中小学生的天性,没有哪个学生不爱玩的,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岂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方说对于七年级上课本中,《概率》这一章, 有三节内容,分别是《一定摸到红球吗》、《转盘游戏》和《谁转出的四位数大》。这几节内容相对容易,内容其实就是游戏,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可能学生也会理解,可是慢慢有可能就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针对这几节课的特点,我上课亲自动手坐实验,拿来红球和转盘,让学生动手进行摸球和转转盘,学生课堂积极性相当的高。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都掌握的非常清楚,甚至几个平时平时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这一章也能考出相对满意的成绩,这对他们的信心也是有很大帮助。再比如应用题中路程相向、相离问题,学生一直很难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把课桌间走道当成了跑道,请同学亲自在“跑道”上实践,对于学生理解抽象问题起了很好的帮忙,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下课后还亲自到真跑道上尝试了,可见他们对于这样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高的。

    二、在生活中学习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最终为实际生活服务。如果教学中能关注这一点,就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正如陶行知所言:“我们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在生活中凸现数学的趣味性。

    比如学习《展开与折叠》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拿出一个包装后拆开再合起来,看看有多少种拆法,甚至可以让他们在盒子每个面上标写上数字或是图案,观察这些数学或图形,折叠和展开时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这些如果做好了,这节的知识点也就差不多了,而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一般都不反感,实践效果也是相当理想。又比如对于“对称”这一知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找出的答案千奇百怪,常常有异想不到的效果。总这我觉得,这样的在生活中结合数学的教学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

    三、在讲故事中学习

    孩子们对于故事、童话他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百听不厌。讲故事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能力。你不仅要讲的准确,而且需要生动的描述。也许我们从来没有特意想过学习和讲述故事之间的联系,但事实上,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你需要用生动、好记而且感性的方式描述信息。通过有趣的隐喻,可以更牢固的记住知识点。否则,它们会变得十分干涩,而碰巧你又懒得再想,它们就很快从你的耳边溜走了,这样有可能学生只记住了你说的故事,而不知道你要讲的知识点。讲故事可以有很多种类型,比方说,对于七年级下册有这样的问题。

    问题:直线L同侧有两点A、B,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CB最短。 

    同学们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学会。事实上很多学生也能按要求完成,只是生涩的给学生讲: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AA′,连接点A′、B,线段A′B和直线L相交于点C。点C就是所以的点。就显得很枯燥。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处理为,把L当成一条河,一只牛想从A点到B点,可是又想先到河边喝口水,问怎么样路程最短。事求做法和前面一样,只是这样增加了情境,更容易使学生融入情境,上课兴趣更浓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贡献、趣事等来引入课文。如在讲平方根这节课时,可以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存在”的观点而被教徒无情抛入大海的故事。在讲逆向思维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运用时,先让学生讲一讲对“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数学课的乏味,而且会深刻地铭记逆向思维的作用,掌握了正难则反的解题方法地。

    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强化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通过观察欣赏中学生
 
    学生对于新知识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会有兴趣探索。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时代,必需有足够的信息,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如对于介绍“勾股定理”,可以查询相关资料,多给学生介绍几种方法,让他们见识许多平时没见到的方法。又比如讲解对称这一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展示许多艺术品中的的对称现象。又或者介绍统计图这一知识时,可以用多媒体快速的给学生制作统计图。学生对这些内容一般都觉得很新奇,就会想一探究竟,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增加了他们学生的主动性。

   五、巧妙安排练习或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用学生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相反的,老是让学生重复做书写作业,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容易让他们厌烦。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安排练习或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后几何体的体积后,要求学生回家找出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动手测量,或是要求学生测量一个矿泉水瓶的容量,看看是否与上面标写的净含量相同。又比如在学完《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后,让学生去证券市场或上网观察股票即时走势指数图,在学完七巧板后动手做一个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出尽可能多的图形等等。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有趣味性。其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据心理学家统计,获得好成绩的各种因素所占的比重中,兴趣占百分之二十五,而学习失败的各种因素所占的比重中缺乏兴趣占百分之三十五,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应该为“学”服务,要想数学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使他们自己愿意学,感兴趣地“好”学、“乐”学。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填鸭”、“灌输”将不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固然重要,但是什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毋庸置疑,动机和兴趣是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多下工夫,营造快乐趣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