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其他学科的学习

发布者:刘志远     所属单位:南昌县蒋巷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3-14    浏览数:0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读”“思”“问”

南昌县蒋巷二中 刘志远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学中运用“读”、“思”、“问”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克服满堂灌,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下面我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读”、“思”、“问”

“读”:一是选取教材内容让全班同学读书。朗朗的书声有助于课堂气氛和学生精力的集中;二是分小组读。有时可用评比的方式,哪组读得好给予表扬,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和团结精神;三是学生个人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胆量;四是学生的默读,有助于学生在“静”中找出问题。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内容和线索。

“思”:是在学生读书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找出问题,让学生多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克服教师满堂灌、全面包办的现象。

“问”:是在学生“读”和“思”的基础上。一种是教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教师解答;一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教师提问的艺术有为了记好知识点、解决课文问题进行的“直问”;有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曲问”;还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假设性的问等等。

二、     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读”、“思”、“问”

“读”、“思”、“问”在教学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的。本人在教学中较常采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学生学的比较活,教师教的比较轻松。如在讲教材中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历史,由第一组同学读“北京人”的史料,第二组同学读“山顶洞人”的史料,读后让学生思考。由第三组同学提出问题给第四组同学回答,第四组同学提出问题给第三组同学回答。如:“北京人有什么特征?”“懂得什么?”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等。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教学活动。这是一种由学生读书,自己找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再分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讲“秦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学生通过思考,教师要求每组同学分别回答一至两个问题,比如:哪些是和?哪些是战?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要战?等。在讲到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历史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书中说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你能在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一些史实中说明其影响吗?”教师要求每组同学回答,看哪组答得多答得好。学生兴趣起来了,并且认真思考,很快从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同学都积极回答。有的说《西游记》,有的说和尚,有的说寺院、宝塔,有的说惠州元妙观,还有的说少林功夫……最后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对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加以纠正,让学生懂得了影响的真实性。这是一种通过读书、思考、提问,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方法。在讲“秦汉文化”一课时,讲到“秦兵马俑”一目,采用了全班朗读的方法,读后老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给学生回答:兵马俑属于哪一门艺术?兵马俑是用什么制作的??兵俑和马俑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兵马俑有什么历史价值?这是一种学生朗读,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在讲“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时,让个别学生读书,要求大家找重点、找疑问。老师问:“清朝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做了哪几件大事?”学生很快回答出是三件大事。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让老师回答,如1727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位?为什么同是一个喇嘛教会有两种不同名称的册封?老师作出了解答,问题得以解决。这是一种让学生提出问提,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

以上事例是通过学生“读”和“思”后的一种“直问”的提问艺术,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牢记课文的知识点。通过思考和启发的问,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这种方式子在教学中较常采用,学生对问题也较易理解和回答。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采用一种“曲问”的艺术方式。在讲教材中的关于“清兵进入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问题时,在讲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先提问再读书分析。老师问:“郑成功及其子孙长期占据台湾与清朝对抗好不好?郑成功的后代投降归顺于清朝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等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讲正文。这样的“曲问”,起到的作用有:一是提出悬念,以更好的进入正文;二是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历史现状的能力;三是联系了当今大陆与台湾分裂、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实际。郑成功的子孙归顺清朝,实现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当今台湾当局想搞“台湾独立”,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四是使学生懂得清朝设立台湾府的重要作用。

在讲清朝的“闭关锁国”一目时,全班同学朗读后,教师问学生读出了什么问题来?读懂了没有?学生只回答第一是原因,第二是影响或评价。我用“曲问”的方式问学生;“闭关政策”的含义是清政府把所有通往国外的关口都关闭起来对吗?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较多人不语。我说你们没读懂书,再找找书中内容、动脑思考思考。结果有同学很快站起来回答;“严厉限制对外贸易”。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这种提问方式对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效果更好。

在讲完“闭关政策”一目内容后,我又给学生一种带有假设性的提问要求学生开放性地讨论回答:假如清朝不实行“闭关政策”,中国会怎样?思考片刻后,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有的说中国是封建社会,不实行“闭关政策”也比不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的说只要中国是君主专制统治,人民照样受剥削压迫;有的说不实行“闭关政策”中国会很强大,中国人多,定不会受外国侵略,会打败外国侵略者等等。有些学生还用课外时间写成小文章交给老师。虽然有些学生回答的观点不是很对,但这种提问,有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今后探索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读”、“思”、“问”的教学过程中,“思”与“问”尤为重要。学生有去思考问题才能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又会使学生积极地、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思”与“问”是前提,答是结果。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样的教法,认真的思考,灵活且有艺术性的提问,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当前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外的一种教研教改的较好手段之一。这种教学,使学生掌握了重要知识点,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感,真正起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任初中教学以来,我在实践中感觉良好,很受学生欢迎。我把它作为教研方案在科组推行实施,老师们在探索中体会到切实可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全面改革中,教育教学改革首当其冲,以前那些不适应新时代的陈旧教学方法被淘汰。作为教师,应顺应新的潮流,不断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奉献自己的智慧。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