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李海文     提交时间:2015-12-15    浏览数:3     

 

 

4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4的认识》是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第23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他们已经学过了123,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

二、案例设计。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回忆旧知,设疑导入

   通过数字娃娃从13的按顺序出现,教师提问 3后面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4,并板书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内容,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以便顺利的进入下一步教学。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明明到爷爷家吃饭,他让长辈们先入座,主动给他们拿餐具(渗透就餐礼仪教育),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他拿了哪些餐具?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名称,教师追问:有几只碗?几双筷子?几把勺子?如果学生说错,可以集体数一数,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

   2、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这幅图中除了餐具外,还有什么也能用4表示,找找看。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3、认数字4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4”提问:这是几?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师生齐说:1像铅笔,2像小鸭,3像耳朵,那么4像什么?有的学生课前预习过可能说的出来,如果说不出来,教师直接出示小旗的图片,问学生像不像,进行对比观察,加强4的字形认识。

4、拔一拔

在学生认识3以内数的基础上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4,每拨一次珠子就可以使学生感知14各数的组成,体会这四个数的数序排列,最后在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对4的认识,在拨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语言的训练。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三)课间休息

《小手拍拍》

设计意图:根据培智生的特点,如果学习时间长了,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活动活动身体,那么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同时也可以整顿一下纪律。

(四)深化应用,及时反馈

 

1、认读练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4以内的数(主要以4为主进行认读)

2、摆一摆练习(主要以4的认识为主)

①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的数字卡片

②让学生根据数字卡片找出相应的图片

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数感。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4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生活中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4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注意课前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要学生从身边、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的活动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以及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这节课中我尝试培养学生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身边。

(五)回顾小结,强化认识

本节课我采用学生自己小结,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补充小结,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体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新知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有效的知识网络。

三、案例策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遵循着“生活——数学——生活”这一主线,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掌握4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一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4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数字4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拨一拨,数一数,让学生发现在3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4,从而了解数的顺序。

四、案例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主张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相结合,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以及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辅以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回忆旧知,设疑导入②自主探究,获得新知③深化应用,及时反馈④回顾小结,强化认识”几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态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达到了教学目标。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