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发布者:宋彩梅     发布时间:2015-11-30     浏览数:0

们的文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主要表现为实用化、概念化和模式化的倾向。 

实用化倾向,就是把文学作品和其他实用性文章一样用作语言训练的材料。注重技术,注重应用(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应试),忽视情感因素,放弃了文学教育对学生美好情感培育的基本任务。

概念化倾向是偏重于文学的名词术语类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把功夫放在以名词术语为中心的“现成”知识上,要求记住关于各类文学作品内容、结构和技巧分析的成说和一大堆名称,例如,作家诗人的姓名、字号、生平和代表作,文学作品的体裁名称、主题思想、基本格式(如小说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之类)和风格特点,诸如格律、意象,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先锋派、朦胧派、豪放、婉约之类。这样的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知道别人鉴赏的结论,可用作谈话资料,可以应付这种命题方式的考试。他们能做的“欣赏”无非是给一些作品贴上“现成”文学知识的标签,自己不大会真正走进文学作品,因为在他们受到的文学教育中,没有激发起喜怒哀乐的共鸣,没有经历过对作品的入迷和向往,也没有在阅读初级阶段联系个人生活经验而产生的联想、想象和补充,从而在这基础上进行冷静的审视和评析。

模式化的教学,则是把文学教育化为一种简单的程序,例如,把文学作品的教学固定为“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三段分析的基本套路,不论什么样的作品,它们的阅读鉴赏最终都装到这个框子里去。这样的文学“欣赏”对于不懂文学欣赏的人来说,也许会提供一点粗浅的方法,可是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文学欣赏,它丢弃了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排除了欣赏者个人的独特体验。久而久之,“文学欣赏”走上这样的简单化、格式化道路,将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和想象,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使文学教育变得乏味而令人生厌。

我国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是综合在语文课程中的,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但是在课程设计和具体施教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认识;然而,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同时,语言文字也可能被人当作一种游戏赏玩的物件。因此,在这样一门综合课程的定位上容易产生偏差:推行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实用”“审美”等目标协调配置的“语文”?摆准各种关系而不出偏差,在各种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在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不同需求和意见中寻求平衡,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另外,中国语文教育界较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继续这样的探索。不过在这探索中也有人对“科学化”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只有像自然学科那样讲求“客观性、抽象性、精确性”才算是“科学化”。因此在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中,忽视了语言、文学在表现和体悟“内心世界”时所具有的“主观性、具体性、个人化、模糊性”的特征。注重 “认知”“观察”“理解”,忽视“体验”“感受”“浸染”。阅读作品往往被要求采用“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尽力消解个人化的主观色彩,避免主体情感态度的投入。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读出来的人、事、物、景经过客观、理性、标准化的处理,成为概念化的形象或现象。这种没有主客体统一的阅读,消解了作者和读者主观、个体色彩感受的阅读,毕竟不能真正成为“文学的阅读”。

要改善文学教育,就必须扭转这样的偏向。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触摸作 品,通过阅读鉴赏,用文学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仅仅记住一大堆脱离自己切身感受的概念化知识,也不能时时用功利的尺度去衡量文学教育的效果,例如:今天读了这首诗,你长进了多少?这个星期读了一部小说,你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几寸?

要使学生在低幼年级就开始培养兴趣,加强文学积累,浸润于良好的文学氛围里,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培育“文学细胞”。然后逐渐让学生对文学从“喜欢”到“会欣赏”。这种“会欣赏”不是光会回答出几个名词概念就算完成,而是要有自己的文学感觉。所以,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重视培养“感觉”,珍惜阅读的第一印象,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感觉来。要使学生将外在的文学因素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人的示范分析,无论怎样“正确”“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自己的阅读。优秀文学著作的真正魅力要靠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想象,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过去一度盛行的文学教育对作品往往只能作一种理解、一种阐释,要追求“唯一”“正确”“客观”的答案。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模式化、绝对化的教育方式,应该承认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承认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言传性,同时也承认,不但文学创作是创造性活动,而且文学的阅读欣赏也是一种个人化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对作品作出阐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感觉和审美眼光,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文学才能;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违背文学教育的本来目的,真正实现其价值。

文学的阅读、欣赏过程应该是阅读主体参与对话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积极置身于作品之中的鉴赏,冷漠地复述作品大意,冷峻地解剖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艺术特色,将使丰满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学教育变得索然无味。文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进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也许还要和作品中的事、景、物“对话”,设身处地的看人、看事、看景、看物,自己也成为作品中的一员,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碰撞。然后,要让学生跳出作品,和作者对话,和同学、教师以及其他阅读者进行更高层次的对话。有情感投入的体验与感染,再有冷静的审视与思考,多层次的阅读欣赏将会把文学教育带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境界。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