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15年初中教师职务培训(第二期)
  1. 作业标题:您是怎样进行随文学习语法教学活动的?截止时间:2015-11-29
  2. 作业要求:
    在”病句的辨识与修改”专题中提到:“辨析与修改病句需要词性、短语、单句、复句等语法知识的支撑。”请结合实际,谈谈您是怎样进行随文学习语法教学活动的。要求:1.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抄袭;2.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发布者:黄佳铭

您是怎样进行随文学习语法教学活动的?

提交者:丘卫青     提交时间:2015-11-24    浏览数:0     

                                                       是怎样进行随文学习语法教学活动的?

      近几年来,很多细心的老师发现,由于语法教学的缺失,很多学生品析词语、理解句子、概括段落、审作文题时抓不住要点,写作文时病句随处可见,而且,语法也是重要考点之一了。大家忽然感觉到“随文学习”这四个字的意义和分量了。实际上,随文学习修辞知识是很方便的,但由于汉语语法规律复杂,汉语阅读教学负载的东西过多,随文学习语法知识成了一个大难题。

      从病句成为考点开始,我就开始认真的思考语法教学。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在随文学习语法知识方面是这样做的:

      一、根据学情,分步讲解

      以往我们教学语法知识时,总追求系统性,完整性,以为不这样教,学生便弄不清这个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学生的现有学情出发,用分步骤的方法讲解语法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学生遇到了几个很长、句子成分很多的单句,例如“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他们难以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我就适时给他们讲了一点提取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帮助他们迅速准确地理解句意。我并没有跟他们讲定状补,只教他们照“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干什么”这个简单的单句结构,把全句划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三大部分,然后把每个部分里的中心词找出来,就明确了这个长句的核心意思。这样教学生抓句子主干,既不费时又适度。学生当时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长句理解的问题。

      我感觉这种根据当时的学情,分步骤讲解语法点的做法,非常灵活,也非常实用,当场就能帮学生解决阅读、写作中的问题,学生也很感兴趣。而且,在阅读教学中一碰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就只需适当提醒学生温习、强化这个语法点,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二、立足实用,服务阅读

   动词是句子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词类,人教版义务教材是在七年级下册附录的“汉语词类表(实词)”中简介了动词的概念并举了例子。可是我在教《风筝》一课时要指导学生学习“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文中几处动作描写是本文圈点批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想,学生学习其他记叙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时,对人物动作行为的分析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决定在学生圈点勾画第3、4段内容时,适当插入一点动词知识介绍。于是,在上到这个环节时,我先把动词的概念出示给学生看:“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第二步,我请他们把这两段中描写小兄弟和“我”的动作行为的语句找出来,并在那些动词下面加上着重号。第三步,我举了“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例子做了一个批注:“‘伸’‘探’‘踩’的动作行为表现了‘我’在找下去的第一个落脚点时小心谨慎的样子”。我用这个例子启发学生,动作行为是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性格品质的体现,在做圈点批注时要注意句中那些动词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第四步,让学生各自独立做圈点批注。第五步,全班交流。下面摘录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精彩的批注:

例一:“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生1:“惊呼”“跳跃”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小兄弟对风筝的着迷,连看别人放风筝都这么投入。

生2:句中对小兄弟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

生3:小兄弟看别人放风筝时的动作行为,多么天真、可爱。

例二:“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生1:“抓”“掷”“踏”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的愤怒,恨铁不成钢。

生2:哥哥“抓断”“掷”“踏扁”弟弟的蝴蝶风筝的动作行为,多么凶狠、粗暴!

    这些批注让我们看到,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这些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所起的作用,他们对动词的表现力也有了特别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变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在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一直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语法知识单调,枯燥,在课堂上就更难有兴趣。但语法是框架,是支柱,没有它就无法建立起语言的大厦。总之,我觉得“随遇随点”的教学语法的方法是好的。也就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这样的好处是语言结构学习上的难点和重点,可以不断地在具体语境中得到复现,利于加深理解,也利于巩固掌握,让学生在语境中去接触、去练习、去获取、去归纳、去复习、去巩固、去运用。

      在这次网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专题中,我受益匪浅,更加懂得该如何去教语法知识,该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师生的难题迎刃而解,在此,感谢老师的讲解,您辛苦了!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