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网第二次在线集中研讨辑要

发布者:陈建伟     发布时间:2015-11-16    浏览数:2025

 

张诚  编

 

第二次网上集中研讨,大家见仁见智,评议甚夥,谢谢广大学员积极参与。

从各位的发言看,大家充分肯定了李慧老师的导学学案设计(目标明确,环节清晰,重点突出,形式前卫),同时不少学员也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诵读形式还可更丰富,两诗的比较点设置还可更合理,问题的设置还要更符合学生实际,解构诗歌方法还可更多元)。

不过,讨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重复帖子过多,个别帖子的技术含量也似乎欠缺了些,提出了一些问题还可更好展开说明,有些讨论还未能深入到问题的内部,等等。

以下是本次讨论中的一些帖子,供大家分享。

冯文平 (学员) 发表于:2015-11-11 08:25:39

李慧老师的导学案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对这份导学案的设计有一点看法:其一,诗歌诵读的落实。诵读对于学习诗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导学案在整体感知环节都设计了“轻声读”,非常好,但“轻声读”是一个模糊的要求,该怎样“轻声读”?重音、韵脚、快慢、升降调该怎样落实?如果有具体的指导学生会更容易读到位。其二,诗歌“三美”的主张涉及现代诗歌理论,让高一学生合作探究在《再别康桥》中这一理论的体现,难度颇大,学生的讨论也仅能流于表面,换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是否会好一点。

杨澜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23:15:11

李慧老师的这篇导学案很有借鉴价值,但看起来对诗歌流派方面介绍的文字稍显多了点。个人比较欣赏她提出的轻声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情感美!以读促学!很好!诗歌就是要多读。

李健敏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6:13:02

既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及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作为目标之一,学案中应突出这一点,课堂上可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由诗歌意象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努力便达成此目标。

罗媚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5:43:45

我觉得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做得最好的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抓住“意象”来展开,学习诗歌“意象”是很重要的一个点,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是很美的诗歌,意象美,意境也美~~美中不足的是朗读太少啦,诗歌还是需要在有感情的朗读中领悟的。

周桢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1:47:25

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导学案有条有理,从重难点、知识链接到自主学习再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巩固提升,一气呵成,字词练习、朗诵、发表看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步骤应该对新诗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我总觉得高考不考新诗反而给了我们老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功利化学习之外素质教育的一些体验,所以更应该备好课并且上好这样的诗歌鉴赏课。如果学生能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一步一步对新诗感兴趣,并且接触更深层次的诗歌理念,那么我们就相当成功了。我觉得李慧老师的导学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相当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发表我个人的一点点不同意见:1.《雨巷》应该要加入对象征主义的手法的分析和举例,这个与诗歌的朦胧刚好相得益彰;2.诗歌“三美”是新月派的观点,《再别康桥》的拓展阅读不如拿闻一多的《死水》来对比阅读。另外,我觉得我们在课堂操作中一定要注重朗诵的作用,初读、品读、鉴读,每次读理解不一样,读出来的感情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梁欢长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0:34:44

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课程学习者的现有状况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李慧老师的导学案以发展学生主体思维为主,辅以调动学生探究互动的堂上练习,可以说学情调查几乎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真的受益匪浅。就是感觉练习量小了一些。

黄泽池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21:50:25

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这是一个大胆创新,这种做法应该肯定。但既然是比较,比较点就应该是相同的更好些。不能这首诗说这个,那首诗说那个。“《雨巷》1、诗歌主旨的多样性解读,诗歌语言的含蓄美;2、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即形式美)”。两首诗的比较点不同,比较的效果就打折扣了。

李晓霞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20:58:41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1、有意义,即好课应该是学生能学到新东西的扎实的课;2、有效率,即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3、生成性,即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4、常态性 ,即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自己反复演练,然后才能上的课;5、有待完善,即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李晓霞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20:56:27

在教案中在处理诗歌的特征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及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介绍古体诗、近体诗、新诗知识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在处理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方面还不够好,学生读的很少,没达到效果。应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思想特征。

李晓霞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20:53:26

李老师学案的优点主要有:1、学习目标明确。能注意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学习目标全面。 2、重难点准确。如能以抓住“意象的特点,体味诗歌的画面美,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3、讲练结合。在后面,学习了新课后,它还带有练习,用来检验学习情况。

万玉华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19:32:05

最近正在教学诗歌,感觉零散含蓄,很难备课,很难备透,与同事交流,发现大家都有这种问题。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梁培勇 (学员) 发表于:2015-11-15 11:33:35

喜欢李老师让学生多读,让学生感受三美。试想,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画面,讲述故事会不会有另一种收获?回复

李彩英 (学员) 发表于:2015-11-14 21:16:31

我认为,新诗教学可以完全让学生去感受诗中的“美”,没必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的思维。通过审美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每节课都不设任务,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去朗诵,就让他们一直朗诵,诗歌只有朗诵,才能显示出她的美。

叶丽娜 (学员) 发表于:2015-11-14 20:54:05

李慧老师的导学案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对这份导学案的设计有一点看法:其一,诗歌诵读的落实。诵读对于学习诗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导学案在整体感知环节都设计了“轻声读”,非常好,但“轻声读”是一个模糊的要求,该怎样“轻声读”?轻声读又应该怎样把握?其二,对于诗歌的学习是否增加点练习会好一些? 回复

梁秋林 (学员) 发表于:2015-11-14 16:36:44

导学案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从教师角度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握得很好,特别是针对两首诗的特点确定了各自的教学重点。不过,对这份导学案的设计有一点看法。作为一份导学案,我觉得在“导”上做得还不够。最主要的是,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生在各个环节会有怎样的反馈。如果不能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反馈结果,那么课堂教学岂不是老师一个人在教?学生这一块(学习能力、接受程度、反馈情况等)没有充分考虑进去。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可能的反馈情况,那导学案始终还是缺了点东西。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外行了。说得不对的还望批评指正,当然,欢迎更多同行、前辈不吝赐教。

曾令忠 (学员) 发表于:2015-11-14 15:26:35

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的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区宝霞 (学员) 发表于:2015-11-14 10:36:27

诗歌的教学若是能配上情景教学,该有多美!可惜现行的教育制度只能让我们在几十平的笼子里尽量地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景。多想在明月之下与学生“举杯邀明月”,在秋雨微凉之际与学生听“雨打芭蕉”呀。估计要是真能这样,我们老师也无需多言,尽管让学生自己体味去。

李小梅 (学员) 发表于:2015-11-13 23:49:22

学生平时读书只是一味的念读,感情很难到位。现在,由于音乐带的情景导入,教室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氛围,学生感情也很容易到位。因此应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放手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教师也可做一定的示范朗读。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带着感情,学生们会加快对文章的理解。情景教学,拉近了学生和文章的距离。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到其中,才能体会该诗的美。

汪华生(学员) 发表于:2015-11-13 17:31:25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罗媚(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5:43:45

我觉得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做得最好的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抓住“意象”来展开,学习诗歌“意象”是很重要的一个点,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是很美的诗歌,意象美,意境也美~~美中不足的是朗读太少啦,诗歌还是需要在有感情的朗读中领悟的!

黄海霞(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5:40:06

作为李慧老师的同事,我对某些老师的评论作些回应:我们是一篇课文编一份导学案,《诗两首》是一篇课文,所以是同一个导学案,不是“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练习量小了一些”,是因为我们的导学案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般很少有练习,除非是跟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拓展,学生有另外的练习册进行练习。

和秀山 (学员) 发表于:2015-11-13 19:41:03

我觉得诗歌教学要注重美学教学!《诗两首》是很美的两首诗,确实要在短短一堂课完成的话,估计不管是谁上课都会有遗憾。我记得在论坛上有一位甄老师说,只要一课一得就可以了。我也是这个看法。李老师的这个导学案做得了这一点,在授课的过程中抓住“意象”来展开,在这点上学生应该受益良多的。但李老师的导学案也体现了诗歌教学最基本的一点——多读,通过多读来感受诗歌的美。

汪华生 (学员) 发表于:2015-11-13 17:31:25

诗歌是情感文学,反复吟咏,创造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的情境,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赖争春 (学员) 发表于:2015-11-13 15:40:06

我个人觉得,看学生的兴趣偏向,或可以忽略,如手法、主旨探讨等,或嵌入在对诗歌“美”的享受中解读,如李老师《雨巷》设计中重叠反复的用法。因为新诗对现时社会,对当今学生来说,真的是很“新”。诗歌时代的没落,很让我觉得可惜,我觉得应该呼唤诗歌,所以,我认为,新诗教学可以完全让学生去感受诗中的“美”,没必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的思维。通过审美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每节课都不设任务,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去朗诵,就让他们一直朗诵,诗歌只有朗诵,才能显示出她的美。个人比较欣赏她提出的轻声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情感美!以读促学!很好!诗歌就是要多读。

周桢(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1:47:25

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导学案有条有理,从重难点、知识链接到自主学习再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巩固提升,一气呵成,字词练习、朗诵、发表看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步骤应该对新诗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我总觉得高考不考新诗反而给了我们老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功利化学习之外素质教育的一些体验,所以更应该备好课并且上好这样的诗歌鉴赏课。如果学生能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一步一步对新诗感兴趣,并且接触更深层次的诗歌理念,那么我们就相当成功了。我觉得李慧老师的导学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相当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发表我个人的一点点不同意见:1.《雨巷》应该要加入对象征主义的手法的分析和举例,这个与诗歌的朦胧刚好相得益彰;2.诗歌“三美”是新月派的观点,《再别康桥》的拓展阅读不如拿闻一多的《死水》来对比阅读。另外,我觉得我们在课堂操作中一定要注重朗诵的作用,初读、品读、鉴读,每次读理解不一样,读出来的感情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很赞同周桢老师的“诗歌教学要注重朗诵作用”这一说法,诗歌首先是感性的表达,它的的情感、音乐美、绘画美首先是通过诵读、品读等感性认知过程“读”出来的,如果过多的强调背景和诗人,特别是在学生作出感性认知前郑重其事的交代这些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感知和自我认知,那学生的主动性就得不到根本性的体现。虽然说“知人论世”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本末倒置。我还记得,高二诗歌教学的时候,每一首诗的教学都是无一例外的先介绍诗人和写作背景,再来让学生诵读和理解,殊不知,这样已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学生自己对诗歌语言和情感的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自主做出欣赏和理解了,因为他们已养成了依赖诗人和写作背景的信息了,每一首诗就会被打上诗人的烙印,一个诗人写的诗就会被认为风格一样,情感大体一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高考诗歌命题有意识的避免名人和名篇的原因;为什么强调回到诗歌的本身,强调学生从词句上读懂诗歌情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总之,高一高二的诗歌教学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读和自主认知。不要“教”那么多,更不要在学生认知和理解之前教哪些影响学生自主认知的东西。

蔡卫剑 (学员) 发表于:2015-11-12 10:01:45

李慧老师的导学案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对这份导学案的设计有一点看法:其一,诗歌诵读的落实。其二,诗歌“三美”的主张涉及现代诗歌理论,让高一学生合作探究在《再别康桥》中这一理论的体现,难度颇大,学生的讨论也仅能流于表面,换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是否会好一点。李老师的导学案首先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宗旨,学生课下能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和情感,课堂上则只需小组展示就完成对预习效果的检测,而"合作探究"板块则是学生学习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重难点,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老师的引导作用也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巩固提升"板块则通过写赏析文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美,同时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思想。总体来讲这份导学案目标清晰,重点突出,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主导,不失为高效课堂的可行途径。

张瑞帮 (学员) 发表于:2015-11-12 09:11:02

这节课的设计从内容上看是比较丰满的,在解读诗歌的时候也落到重点。如《雨巷》中对丁香意像的分析、《再别康桥》中抓住诗歌三美,这无疑是切中重点了,课后还有延伸拓展,内容充实。设计中对文本的分析也可圈可点,属于一篇较好的教学设计。但是站在诗歌解读以及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方向出发,我觉得可以作出以下几点调整:1、前面的诗歌类型区分可以更加简略,上课时控制在3分钟以内。2、讲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放到后面的合作探究作为引申材料,或者直接删除。因为学生若站在写作背景下去解读,根本就无法领略朦胧诗的美。这实则是现代诗歌教学的硬伤。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多元化解读、个性化解读,这样的课堂更有活力,更有趣味。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穿越时空,影响着不同时空的读者的。3、第一首《雨巷》从意像的构成方面去解读,《再别康桥》的教学时不妨也从意像入手讲解,以一首诗教师讲解,一首学生讲解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毕竟现代诗的形式美只是展现在少数诗歌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一首诗更为重要,而且形式美是一点就通的东西,不必作为重点讲解。以上为个人愚见,不足请包涵。

吴东虹 (学员) 发表于:2015-11-12 01:16:44

我个人觉得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更要让学生了解“读”的本质。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读”的学法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课堂回归书声朗朗,情意浓浓;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的读学中成长,在快乐的读悟中走向成功。而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导学案详细而明了,只是在实践性的诗歌教学中,其中诗歌更注重的是朗读,所以导学案只是一种引导的途径,真正还是要让学生思有所学,学有所得。

陈守花 (学员) 发表于:2015-11-11 14:52:30

诗歌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我个人很喜欢诗歌,我觉得很美。所以诗歌教学我觉得可以进行美读,在对诗歌“美”的享受中解读,通过审美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每节课都不设任务,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去朗诵,就让他们一直朗诵,诗歌只有朗诵,才能显示出她的美。我也认为,虽然高考中没有新诗的内容,但是,无论是从构思艺术还是从语言艺术等等方面看,诗歌是应当好好学习的,因为他对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探究等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好处。

刘烈晶 (学员) 发表于:2015-11-10 21:50:55

我觉得这两首诗的导学案写的很好,系统全面。但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有的放矢,不要面面俱到,要落到实处,注重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达到教学目的。因为每节课的时间是是有限的,容量大,讲不完,容量小,时间有剩余。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把握好重难点,恰当安排上课内容。只有内容适当,学生易学就可以了。

刘小江(学员) 发表于:2015-11-10 10:51:44

我觉得李慧老师的导学案体现了我们一贯的设计思路: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升,应该说思路清晰。抓住意向来分析,重点突出。比较阅读,拓展了知识面,能力得到迁移。如果能多点阅读,我个人觉得会更好。毕竟“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司徒伟清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20:58:40

既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及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作为目标之一,学案中应突出这一点,课堂上可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由诗歌意象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努力便达成此目标。

廖玉鸣 (学员) 发表于:2015-11-09 16:04:09

李慧老师的《诗两首》导学案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各个教学的环节一环扣一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升这三大教学环节跟我们学校提倡的三段式教学是一样的,给我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是如果是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在设计上要有比较的探讨的问题,我觉得这方面可能有点欠缺。

李斌辉
到访时间:2015-11-22
周会凌
到访时间:2015-11-21
蔡晓
到访时间:2015-11-20
洪宜
到访时间:2015-11-19
杨泉良
到访时间:2015-11-17
黄淑琴
到访时间:2015-11-22
陈建伟
到访时间:2015-11-16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