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网第三次在线集中答疑辑要

发布者:陈建伟     发布时间:2015-11-25    浏览数:1491

 

 

 

第三次网上集中研讨,大家聚讼纷纭,提出了很多极富启发性、建设性的看法和意见,谢谢广大学员积极参与。

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大体有 “三高”:教学目标达成高(课堂学习讲求效率),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情态积极高涨),学习的幸福度高(学习愉悦快乐健康)。从各位的发言看,大家对此“高效课堂”都有充分认知感悟和理解,并从不同的维度,尤其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较好诠释了“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基本达到了这次讨论的目标。

不过,讨论中所涉问题,学员们还可作进一步思考,课堂的有效性外围因素思考得多了些,有些更为本质因素还可做一些更有智慧的解构。

以下是本次讨论中的一些帖子,供大家分享。

李小梅(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9:30:00

我认为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型课堂是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课堂。课堂上师生都会竭力地去挖掘教材的深度,去质疑,去辩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从个人来说,接个人力量和他人的帮助来解决困难,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性更明确。从整体上来说,他人的优势力量激励推动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模式真正教会了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有效学习型的模式下,学生很快及时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吸收大容量的知识,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探索成果,通过合作,完善自己的知识缺陷,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陈丽滨(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20:32:49

学习型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过程而不只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

黎佩莹(学员) 发表于:2015-11-21 14:39:48

在《学习型共同体课堂》里,认为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个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现实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真的是很难操作。首先,学生的基础不好;其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被动学习;最后,老师也习惯了教师为主体的授课课堂,改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管有多难,我们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建立学习型共同体课堂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我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平常进行常规培训,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通过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学生积极性大为提高!

冼祖传 (学员) 发表于:2015-11-21 08:29:24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这个是一直受人们热议的话题。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到“放”,放开学生的思路,放开学生学习的方式,放开上课的程式等等;其次,要懂得“导”,前面说的“放”不是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掌控全局,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引导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去解决问题,取得收获;最后,还要善于“收”,“收”是对整个课堂的归纳,也是检查学生收获的环节,所以对于问题的设置显得很重要。

潘昌兰 (学员) 发表于:2015-11-21 08:14:23

平时,我注重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交知心朋友。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课上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懂、不会,允许他们质疑问难,允许他们想错、说错、读书速度慢。对每位学生要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这样学生才感到老师可亲。心情特别好,学习情绪特别高,学习中的问题自然很快地被解决了。师生之间情感交融,课堂气氛融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谭健汉(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11:18:31

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和谐,心理气氛好,学生参与度高,容易集中注意力,形成高涨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就好。在这方面,除了教师要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之外,作为语文教师,有一口好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准确、清晰、简明、生动,是好的语言的要素。准确,就是普通话语音标准,避免念错字音。清晰,就是声音有足够的响度,吐字清楚,听起来不费劲。简明,就是简洁明了,不罗嗦,少夹带甚至没有口头禅。不需要讲的话就不讲.生动是较高要求,需要有点幽默感,但那是课堂最好的润滑剂。这些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终生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全情投入去学习。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语文老师的确需要有好的语言功力,这是必备修养之一

李旭 (学员) 发表于:2015-11-20 19:48:56

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切中要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欧阳海燕(学员) 发表于:2015-11-20 16:16:11

合作学习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师师合作,其中师生合作是主要的,合作学习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率,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主体关系的核心.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也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他们要充当他人的指导者、咨询者、帮助者、创造者。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在课堂上,不管学生答对与否,都不可过分批评指责,让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得很好,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对课堂要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驾驭课堂。

林茂彪 (学员) 发表于:2015-11-20 16:09:29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也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种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达到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反之,则效果不良。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影响深远。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邓惠珠 (学员) 发表于:2015-11-20 16:07:15

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小组),才能有效地完成老师预设的教学模式,团队中的领头羊(组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组队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关键人物——组长,也是所在小组的中心发言人,组长的任务是安排小组成员任务以及组织本小组交流,并在小组的汇报展示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他还要在老师下发“探究目标”时布置组员分工预习。我将本班42个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合理搭配,优劣组合,把上课的程序教给组长,让他们根据老师的要求组织本小组进行一系列的主体性学习。在小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观察、认真引导,要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张伦华 (学员) 发表于:2015-11-20 09:45:33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我们所有的相法、方案和计划都会化成灰烬,变成"木乃伊"。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 首先教师要有做够的知识涵养,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教学目标要耳熟于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学习结果,更应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状态,力求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展示课就是一个让学生展示真我风采,收获成功体验的平台。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应灵活变通,不为成绩是尊。总之,教师必须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才会把好的情绪带给学生。

吴文富(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5:08:45

如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去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本人将以小说阅读为例来谈谈如何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把小说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读”上。引导学生去“读”应作为课堂的主线,贯穿教与学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在阅读实践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由此可知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应是阅读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满堂讲”。我们的小说教学“讲析”了几十年,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听老师讲,听得很厌烦了,学生很少去读书,讲来讲去还不是那一套。再来听听学生的反映吧,学生们说:语文课是十天半月,甚至一月两月不去上课,也影响不了考试,该考多少还是多少。学生的话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语文学可由它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就是要去读,要记诵,要积累,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对一篇作品,老师要去讲深,讲透、讲全,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这是不科学的。客观地讲,你也讲不了多深,讲不了多透,讲不了多全,何况讲的效果越来越不好,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老是把精力放到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去读上,这才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抓住了完成小说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

梁振涛(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09:57:21

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微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一、有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意识 1、要有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足见,教学目标“准确”定位的重要性。何谓“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希望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现代汉语词典》)。课堂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水准。这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投入学习和最后作出教学评估的具体依据。从教育技术的层面看,教学目标不明确是传统教育的一个缺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事先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一段教学结束之后,就把该段教学的结果当作该段教学的目标。这样,就无从准确地测定教学的效能。所以,教育技术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通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比较才能测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有效性”,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把目标意识视为课堂有效教学之魂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每天进步一点点”。具体地说,一要吃透“三头”,即年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二是体现激励性,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经过努力可达成”;三是树立积累意识。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的反馈和评价中明确它的达成度,以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学的反馈评价又要引起我们对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准确度的检验。

谭健汉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11:18:31

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和谐,心理气氛好,学生参与度高,容易集中注意力,形成高涨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就好。在这方面,除了教师要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之外,作为语文教师,有一口好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准确、清晰、简明、生动,是好的语言的要素。准确,就是普通话语音标准,避免念错字音。清晰,就是声音有足够的响度,吐字清楚,听起来不费劲。简明,就是简洁明了,不罗嗦,少夹带甚至没有口头禅。不需要讲的话就不讲.生动是较高要求,需要有点幽默感,但那是课堂最好的润滑剂。这些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终生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全情投入去学习。

黄永盛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11:04:40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的愉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布置练习时,我们要因材施教,要求不能过高,难易要适当,并有一定坡度。力求创设最佳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解答过程中,发挥学习积极性,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黄永盛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11:00:20

好的教学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激励学生学知识。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认为教师更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一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应该符合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亲和力,抑扬顿挫、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语言,“美言一句暖三冬”,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诱导、评价学生非常重要。对回答错误或不完整的学生不训斥、不批评,要婉言提出,如“你回答的不错,如果声音再大一点,那就更好了。”“真有勇气,相信自己,再来一次。”“你真棒!我为你骄傲。”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许文华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09:40:16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教师与学生专业生活世界之外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学生走进学校、走进教室就应该强化他们角色定位与功能,走出学校与教室就应该强化他们的作为人的一般生活的存在。" 非常赞成这种做法!目前国内的课堂就是缺少这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回归本真,像孔子和他的学生一样

谭进琼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08:58:59

构建学习型的课堂,老师的实际上工作量增大了。老师既是课堂的设计者、规划者、导演者、指挥者,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与朋友,又要差异化对等不同程度的学生。

黄永雄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08:40:56

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为稳定的学习方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较好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单》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去想办法,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地提出质疑,选择不同的方式解答问题并汇报。

黄永雄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08:40:41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的去学习、探索。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的探索。

刘烈晶 (学员) 发表于:2015-11-19 08:19:27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 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 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氛围,创设学习型课堂。具体来说,可以:1.宽松和谐激趣法。2.赞扬欣赏激趣法。3.认真倾听激趣法。4.平等评学激趣法。5.教师魅力激趣法。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黄小玲 (学员) 发表于:2015-11-18 17:27:44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行为,是靠教师引发、维持和促进的,所以我们强调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从教育理论的角度讲,既然是一门课程,就必然需要对课程的组织、指导和评价,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如此老师不可能放弃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有赖于老师教学问题的设计,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对教学本文的研究,设计有效问题。

许湘 (学员) 发表于:2015-11-18 17:19:16

营造学生的学习型的课堂有赖老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老师在这担任的引导身份不可小觑。老师设计的问题的有效性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行为中来,如果老师设计的问题总是没有实用的价值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很难实现学习型的高效课堂。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对教学文本做深入的探究然后设置问题吸引学生参与。而且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引导。

谭健汉 (学员) 发表于:2015-11-18 16:52:31

王鉴 、 李录琴的如何针对课堂的问题而建构新型的学习型共同体的课堂,他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上,课堂教学要从“知识世界”,回归“人的世界”。我非常认同,在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生命、有体验,而这些不能因为知识的重要而被轻视或者忽视。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废除传统的对课堂教学人为强加的清规戒律,解放教师与学生,不要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得过于神圣而教条化、程式化;我们不要把学生看作是万能的,学生的发展是渐进的,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是弱小的,学生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理解学生,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我们应该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愿意说,愿意动手、动脑,老师不能再是刻板的,当学生不再觉得课堂是紧张、郁闷时,这样我们才能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语文课堂。

梁振涛 (学员) 发表于:2015-11-18 09:02:43

1.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元素,成功的老师都很善于营造和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观的培养,尊重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作为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将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促进彼此间的熟悉,进而逐渐形成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第二,良好的班风、学风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培养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学生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就算是班里面相对弱势的个体,也不能忽视,建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相互帮助,逐渐使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和自卑心理,让他们主动走进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展示自己,慢慢地改观现有的一些缺陷,走进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当中。2.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教师把依据学情设计通过有梯度的学习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大大调动了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层剥析,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更强化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要科学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议论文教学时组织课堂辩论赛,小说教学时精心准备一场相关的课本剧。这些都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钻研精神。3.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授课过程、课后巩固三个步骤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首先,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应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并教授科学高效的预习方法和技巧。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由于方法不对,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往往得不到很大的效果,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如何展开预习。第二,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文本的教学,更要注重自主学习方法的指点和教授。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融合一些对应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学习技巧,独立追求丰富个人知识和个性的良性发展能力。第三,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伍皓洁(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10:43:59

不管任何形式的教学行为,教师依然是课堂的领导者,学生的主动学习只不过是对教师如何更好地去指引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意你的观点。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的确重要,但是不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值得商榷。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处理是不是最关键的呢?

梁杰超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20:27:03

“在学习型课堂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觉得这种新型学习型课堂,强调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某些所谓学习型课堂,只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小组之间的讨论,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课堂变成花俏的大讨论。

余小芳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17:40:52

先看了三篇理论指导性很强的文章再来评论。文章中提到的问题的确客观存在,有效教学这种理想状态是需要师生共同去实现完成的。对教师而言,主导意识要加强,做一条牵引风筝的线,放飞学生,又要时刻引导方向。所以教师要比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文本,设计好衔接自然的教学环节,预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和可能发现不了的的问题。而对于学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本,思考问题,要相信他们的潜力,这个是体悟,领悟,开悟的过程,知识由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生成是最有效的。对于这一点,本人觉得惭愧,因为在现实教学中,有时因为所谓的教学进度,或者自认为学生懂,或者不是考试重点之类的影响,在没有细致阅读文本的情况下,抛出问题后就急忙提问或讨论,走了形式后,学生回答不出,就展示答案,根本没有做到有效教学和学习型课堂的要求,实际是剥夺了学生学习质疑思考的权利,这样很不好。

屈弄朝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17:40: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穆凯燕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14:55:45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应该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例如诗歌单元,可组织学生编写《梦开始的地方》,师生们通过校园精品碑文的校勘、标点、注释,让同学进一步了解校园的历史、传统以及校园精神,提升同学们的精神品位。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有时候,我们与其在课堂上对学生高谈阔论,倒不如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动手。

伍皓洁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10:43:59

不管任何形式的教学行为,教师依然是课堂的领导者,学生的主动学习只不过是对教师如何更好地去指引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吴东虹 (学员) 发表于:2015-11-17 00:46:15

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应该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但要注意一点,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总结。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运用更大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因此,教师应鼓励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但现在很多教师已经歪曲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片面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放任自流”就是自主,或者随便把一两个问题抛给学生,然后讲台下众说纷纭,一节课就是在合作探究中“圆满结束”等等。这些教学模式虽然也有可取之处,但热闹一场过后,并未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更无从培养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漫无边际,缺少实效的合作探究,只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空间。

陈丽滨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20:32:49

学习型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过程而不只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

汪桂先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6:17:06

我认为调控好课堂,先从调控好我们教师自己的情绪开始。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倘若教师板着脸孔,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果教师态度凶狠,学生就会胆怯紧张、焦虑不安。教师无精打采、两眼无神,讲课有气无力,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甚至睡意朦胧,对于教师的讲授听而不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关爱学生,以自己积极、乐观、激昂的情绪带动学生。首先教师应在上课前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以尽快进入教学“角色”。一是排除干扰。课前提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外,做几次深呼吸,把一些杂念、不良情绪排除在教室之外再走进教室。二是意念介定。让自己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如阳光、山川、大海等,让自己身心舒畅,感受到快乐再进教室。这样才会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自信的情绪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随着教师的快乐而快乐,随着教师的激奋而激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学生动活泼,思路流畅;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教学便处在教师积极主动的情绪调控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教材内容时,应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如用热情自豪的神情讲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我这样描述:“我国有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避暑胜地,阳光和煦的海滨浴场,四季飘香的春城美景,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面临的环境、人口等问题。如在讲述草原荒漠化时,我描述道:“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景象,但由于人们长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致使许多美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阵大风沙,回头不见家’的凄凉景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破坏草原是多么愚蠢的做法。用充满信心的神情讲祖国未来的前景……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赖争春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5:50:4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是由他自己在一定的环境和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教学应从过去“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画画,设计一些问题讨论,或者辩论会,大声朗读,阅读教学等形式进一步开放课堂,使学生大胆创新。

吴文富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5:08:45

如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去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本人将以小说阅读为例来谈谈如何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把小说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读”上。引导学生去“读”应作为课堂的主线,贯穿教与学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在阅读实践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由此可知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应是阅读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满堂讲”。我们的小说教学“讲析”了几十年,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听老师讲,听得很厌烦了,学生很少去读书,讲来讲去还不是那一套。再来听听学生的反映吧,学生们说:语文课是十天半月,甚至一月两月不去上课,也影响不了考试,该考多少还是多少。学生的话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语文学可由它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就是要去读,要记诵,要积累,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对一篇作品,老师要去讲深,讲透、讲全,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这是不科学的。客观地讲,你也讲不了多深,讲不了多透,讲不了多全,何况讲的效果越来越不好,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老是把精力放到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去读上,这才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抓住了完成小说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

谢勇江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4:23:17

如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去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1、教师备课的工作要做得更细,对一篇课文一堂课,要更多地考虑学生会有哪些疑惑,有哪些感兴趣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学;2、教师必须改变以教为主的旧观念,改变“满堂灌”的习惯,即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要适当利用,作调度课堂之用;3、课堂中教师要始终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原则,多创设情景,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甚至要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放下架子,做好主导工作;4、要尽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也就是,教师要做的不单是改变自己,也要改变学生以听记为主的学习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5、课后要做好反思,总结经验,不能仅仅看一时的成绩而判断主动性学习的成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如此如此,就说这几点吧。

刘进升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1:46:19

我根据自己上课的感受,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堂,有成效的课堂。首先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其次教师要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另外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做到教学相长。

汤晓冰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0:52:05

我觉得在课堂中,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主动去创造一个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老师要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摒弃以前的“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

李少梅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0:03:04

我们可以从课堂走向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一个指引: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应该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例如诗歌单元,可组织学生编写《梦开始的地方》,师生们通过校园精品碑文的校勘、标点、注释,让同学进一步了解校园的历史、传统以及校园精神,提升同学们的精神品位。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有时候,我们与其在课堂上对学生高谈阔论,倒不如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动手。

叶丽娜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10:00:28

课堂教学调控的有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衡量:教学内容有效,教学过程有效。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可以从两个阶段进行:有效调控的准备,有效调控的实施。有效调控的准备主要是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教什么和怎么教。即使课文和教参的提示都是正确全面的,我们也不能照搬到课堂上就可以上出一堂好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并选取一个或几个切入口作为教学的支点。怎么教的问题,需要恰当地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因课型而异、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但不管是什么模式,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学”出发,多考虑学生阅读文本时“是怎样”或“会怎样”,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

梁振涛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09:57:21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微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一、有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意识 1、要有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足见,教学目标“准确”定位的重要性。何谓“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希望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现代汉语词典》)。课堂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水准。这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投入学习和最后作出教学评估的具体依据。从教育技术的层面看,教学目标不明确是传统教育的一个缺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事先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一段教学结束之后,就把该段教学的结果当作该段教学的目标。这样,就无从准确地测定教学的效能。所以,教育技术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通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比较才能测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有效性”,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把目标意识视为课堂有效教学之魂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每天进步一点点”。具体地说,一要吃透“三头”,即年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二是体现激励性,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经过努力可达成”;三是树立积累意识。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的反馈和评价中明确它的达成度,以确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学的反馈评价又要引起我们对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准确度的检验,和教学目标

周敏华 (学员) 发表于:2015-11-16 09:23:3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是由他自己在一定的环境和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教学应从过去“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画画,设计一些问题讨论,或者辩论会,大声朗读,阅读教学等形式进一步开放课堂,使学生大胆创新。

季琴
到访时间:2015-11-29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