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者:刘耀南     发布时间:2015-11-04    浏览数:0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郑志群 程丽丽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一、任务驱动的涵义

1.什么是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地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中学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突破口,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和促进的作用,利用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任务对学生就是一个兴趣、一种“催化剂”,促进他们积极学习,通过完成任务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该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帮助孩子们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习的起点在于思考,思考是因为有疑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探究心理的特点,精心设计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困惑”、“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实现积极地意义建构。

2.分析任务

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教学法。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先让学生自己讨论,然后提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面对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去哪里获取相关的资料,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这样使学生获得比较清晰的思路,进而自主完成任务。

3.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大胆的去完成任务。教师作为指导者,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一般可按“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究问题的最终解决。协作学习,为了及时、有效、很好的完成某一项复杂的任务时,我们经常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方式在学习中也是一样。每个班级分几个小组,先一起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互相交流,确定题目;然后进行分工,最后小组开会总结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个人最大的收获,通过讨论、沟通之后,达成统一认识,制作出一份合格的研究报告。

4.评价检查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就会产生作品,任何一个作品都有是否新颖、美观、合理协调之分,判断这个过程就是评价检测阶段。在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老师都能对各种结果给予不同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也能为学生进行下一步任务的改进进行指导。评价阶段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指导评价等方式。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学生特征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把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学习的手段。想要学生学信息技术这门课,首先要想好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高中学生喜欢玩电脑,却不喜欢上计算机课呢?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特征角度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治病救人一样,要治好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学习科学研究认为,通用的、共性的指导,必须同学生的个性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且要求按照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学习指导。

1.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在生理、心理发展以及道德、其他社会意识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创造了个体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高中生虽然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好,所以很容易受人引导;好奇心强,听老师的话。即使他们对外界的信息了解很多,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心理阶段,他们还是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老师在授课之前要先了解他们,诸如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高中生年龄不大却喜欢装小大人,之前在师长面前一直都是小孩子,所以他们具有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的特点。因此在他们圆满完成任务的时候,应当适当的给予表扬,即使有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也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慢慢的成长起来。

2.学生认知特征分析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论里,高中生属于第四个阶段形式运思期(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认知发展论达到形式运思期的水平,就代表个体的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以后再增加者只是他从生活经验中增多知识,而不会再提升他的思维方式。认知学习理论指出,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落脚点应该是使学生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3.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自学能力是学习主体独立地获取、探索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按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高中生的自学能力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为复杂,它具有如下要素:独立确定自学目标和计划的能力,独立选择自学材料的能力,原有知识技能结构,把握自学过程的能力,认知能力、自学方法、自学习惯、自学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等要素。教师应该注重全面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也要彰显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使学生具有一个完整的自学能力结构,发挥这个自学能力的整体功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自学能力必须同自学精神共同发展,没有独立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没有自学成功所获得的成功的体验,没有坚强学习的意志,自学活动就难以维持。

四、对高中生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时巧设任务,注意任务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实践。

1.任务设计方面

1)任务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深入的、兴致勃勃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会自己积极主动地搜集大量的与之相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也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我要学”。

2)任务设计要有综合性

在设有多个任务的课堂上,接下来的每一个任务都要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创造性,给学生综合应用的机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3)任务的真实性

任务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例如设计任务:制作一张明信片,要求插入新颖漂的图片,输入文字,并且设置成不同的字体、不同颜色,这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成为任务。然而为了考察学生文字输入、字符的设置,要求学生输入一首诗,要求每句诗设置成不同的字体、不同颜色,这是我们假设的,任何书都不会有这种排版,所以不能称之为任务。

4)任务的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很多时候,看老师讲解和操作似乎很简单,但学生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问题,使生多多上机操作远比听老师讲的效果好得多。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学生能够操作完成的任务。

5)任务的合理性

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间以及任务的难易程度。要分散重点和难点,每个同学的信息技术基础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太难会造成很多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所以,每个任务最好不要超过两个以上重难点。任务最好是大多数同学都能独立自主完成的。

6)任务的前后性

“任务”的设计最好前后呼应,循序渐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分析任务,最后做出适当的总结,从而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理性到感性的过渡。

2.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方面

现在的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基础不是很好,极少部分同学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导航。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巡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相应学习活动的指导。老师的指导要“指”在关键处,“导”在疑难点,禁止在指导过程中把整个活动过程再重新演示给学生看,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要关注基础较差的同学,在重要环节关键时刻给予特殊的帮助,不让他们成为被动的旁观者。另外,结合学生特征,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也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在任务的设计方面要考虑到当代高中生的学生特征,如学生的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

锁性、社会性等。“任务”的设计只有符合当代高中生的特征需求,才能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使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使用“任务驱动”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如何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懂得了这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申.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为例[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欧阳卫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范红斌.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探究[D].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中,2008.

[4]王喜娟,刘成新,丁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8.

[5]余扬,李献业,李宪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李文,薛峰.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构建模式[D].沈阳师范大学,2008.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