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三种流行观点评析

发布者:刘耀南     发布时间:2015-11-04    浏览数:1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三种流行观点评析

伍正翔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定位研究》(编号:JG10DB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

近十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普及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渐呈燎原之势。在这股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中,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之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认识呈现出了三种较为流行的观念:其一,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改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模式;其二,认为“信息表征的多媒化”扩展了学生的知觉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三,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发展。这三种流行的观念多少呼应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特性,但却忽视了教育教学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特殊本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能正确地、理性地认清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将极有可能导致现代信息技术的误用和滥用。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交互方式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首要变革,通常被认为乃以近乎光速自由流动的“比特”变革了人际交往的方式。这一变革通常令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交互方式的变革充满期待。如尼葛洛庞帝明确地告诉世人“,学校将会改头换面,变得更像博物馆和游乐场,孩子们在其中集思广益并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相互交流”[1]。比尔·盖茨则用无比坚定的语调告诉人们“,任何看到过孩子们围着计算机共同工作,或者看到过在远隔大洋的教室里孩子们交换信息,他就会知道技术力量能使教育环境富于人性,会使学习变得十分必要、实用,而且充满乐趣”[2]。与这种乐观情绪同步,此后的社会行动则是不遗余力地将每一所学校作为一个个节点接入庞大的互联网络中,以试图打造更富于人性的教育环境。我们知道,在传统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生生以及老师与家长之间交互方式只有两种选择“: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异步的文字交流”。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交互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1)以“语言”为媒介,既可以进行同步的交流也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如将语音作为信件发送);(2)以“文字”为媒介,既可以进行同步的交流(如聊天室、MSN等)也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留言板、E-mail等);(3)以“多媒体”为媒介,也同样可以进行同步的流(如视频聊天)和异步的交流(如以视频作为邮件发送)。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交互方式以及速度上的变革,对教育交互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而言大有裨益。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信息交互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所促生的多样化交互模式在教育效果上并不必然地优越于传统教育环境下的交互模式。因为,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我们总是“面对面”地说话。在这种面对面的交互中,我们总是建立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并迫使双方深深地卷入其中。由此带来的意义:首先,基于真实情境的对话无论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我们都能印象深刻;其次,我们能从说话者的语气、语调以及表情来判断他所想要表达的真实涵义;其三,我们必须马上作出反应,并且不会轻易受到其它外界事件的干扰。尽管现在的“视频聊天”可以虚拟这种面对面的对话关系,但它无法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还极容易收到外界事件的干扰。并且,当对话的另一方不想继续而又无法拒绝时,他可以将责任推卸到“技术故障”上。所以,新型的交互方式并不比传统的优越,只有在确实不具备进行“面对面交互”的条件时,它才可以作为“补救性”措施。

二、信息表征多媒化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乃“信息表征的多媒化”。传统信息技术环境下,人对世界的感知主要依赖于“直接经验”以及以“语言”“、图画”和“文字”等表征的“间经验”。一般认为,这一感知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在于“直接经验”受制于“时空”,另一方面“间接经验”又过于“抽象”。而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感知模式,你不用直接去长江,就能凭影像直观地感知他。并且借助于电视系统的“现场直播”和“虚拟现实”技术,人们不仅能够直观的看,同时还能够“身临其境”。基于这些技术特征,流行的观点通常借助于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电子媒介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3]来为其教育应用的合理性辩护。人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地扩展了“人的感知能力”,这于教育而言无疑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正如唐·伊德的技术哲学理论所揭示的,在我们依靠技术来“放大”知觉对象的同时,也意味着对知觉对象的“简化”[4]。无论是“图像”“、视频”抑或是“现场直播”,其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其实都是一个“简化”了的、由“镜头”以及“操弄

者”所框选的“世界”。其永远都不可能具备我们“身临其境”的“真实世界”所拥有的质感与丰富性。如果不考虑经济上的因素,你是愿意去现场观看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是选择待在屏幕前呢?所以,从人感知世界的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可以认可夸美纽斯基于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基础上所提出的观点,即“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5]。但为避免造成把“感官”狭隘成单纯的“听”和“看”,我们最好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直接经验”。也就是说,不借助任何技术中介去“经验”这个世界。因为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认知到原初的、完整的世界。只有当这一点受限于条件而无法施行时,我们才能考虑其它

代替的方案。并且,在选用替代方案时,我们也应谨慎地对待把“直观”同“便于学生掌握”关联起来的观念。因为,教育所希图达成的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自我建构,而如果我们只是把“直观”理解为“看”,并且是毫不费力地看,那么这种“直观”并非总是有利于学生

理解与自我建构。这一点,恰如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人们是看电视,而不是阅读电视。看电视不需要任何技巧,它对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6]

三、信息技术与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的“图像能力”、以“超媒体(Hypermedia)”形式组织起来的“资源”及其“共享”能力,人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将引发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认为,语言和文字乃极为抽象的符号,这让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且也无调动学生的积极。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流行的做法通常是将计算机用来呈现“直观的信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或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正如波兹曼所指出的,“图画要求我们诉诸感情,而不是理智。它们要求我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它“不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上来,因为思想是抽象的、有距离的、复杂的和有秩序的”[7]。作为教育者,我们始终必须牢记的是:“电视、磁带录音机和CD播放器不允许学生完成下列活动,即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进行争论,形成他们自己的看法,从事问题解决或批判思维,或测试他们的现实观。”[8]因此“,图像”的“直观”也许具有让人“愉悦”和“放松”的功效,但它从根本上无助于思想的集中和一种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的形成。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另一种赞誉就是“超媒

体技术”和强大的“资源储存与共享”能力。通常的观点认为,以非线性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多媒化的信息更接近于人脑的记忆结构和思维方式,从而也就更适合于学习。此外,计算机和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存储及共享能力,以及类似“专家”的“专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将把人们从书海中解放出来。这些观点的一个核心意思似乎是:我们必须废除“书籍”,“书籍”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然而,正如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时所发生的,清晰的表述体现的不是“非线性”的“思维过程”而是具有逻辑的“思维结果”。“书籍”作为“人”之“不在场”的“言说”也类此特性。当我们阅读“书籍”时,我们不是在简单地运动眼睛,而是深深地卷入其中,聆听、思考一个不在场者的“言说”。在这个意义上,那些以非线性方式组建起来的多媒化的信息文本更像是“杂乱无章”的思维过程,每一个“节点”都极有可能造成思考的中断。实质上,从今日的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强大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加剧着一种“祛除”思考的倾向。在“书籍”的传统环境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不总是能迅速地获得答案,这种“延迟”在很多情况下会促使学习者去认真思考和找寻答案。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只需要在计算机上点击几下鼠标就能立马得到答案。更为甚者,则是在他们还没有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答案。对学习者而言,记忆已经托付给了强大的计算机,他们不再试图去理解信息和问题的意义,也不再去冥思苦想。“学习”蜕变成了简单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它已与“思考”无关。

综上所述,当我们从教育自身的需求而非技术的可行性出发来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诸多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之于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的观点都不过是“技术盲从”之冲动的后果。诚如芬伯格所批判的“,每当引入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时,就有人主张用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来代替思想交流的过程”。“但是,教育要涉及对话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这是教育过程的基础,在任何新的教育工具的设计中都应该考虑这种因素。”[9]因此,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时,我们不必不假思索地抛弃我们的教育传统;相反,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教育传统中的一些因子必须被保存,这不是出于对过去的不加批判的崇拜和迷恋,而恰恰是为了未来。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

南出版社,1997.15.

[2]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233.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20.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39.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41~143.

[6][7]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14.106.

[8]雷钠特·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林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9]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146~154.

〔伍正翔大连大学师范学院116622

林君芬
到访时间:2015-11-05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