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保护

发布者:邓亮生     发布时间:2015-11-05    浏览数:0

 

论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保护

摘要:潮州大吴泥塑是中华传统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内涵与社会发展的积淀,给我们研究潮州历史文化和推动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价值。本文从潮州大吴泥塑的工艺特色研究出发,对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做全面的阐述,并分析了其收藏状况,由此提出潮州大吴泥塑在收藏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潮州大吴泥塑,工艺,价值,文化,收藏

[作者简介] 邓亮生(1975—),男,广东韶关人,讲师,硕士。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教学研究。广东省潮州市桥东街道韩山师范学院,52104115820148323dengls2007@163.com

泥塑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态化体现,是以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前提的。潮州大吴村的泥塑就是在满足当地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它与潮汕民间习俗、水土环境和日常生活方式紧密相结合的,具有地方性、人文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其工艺特色鲜明,形式美感强烈,在造型精致纤细中蕴含着格调淳朴自然的一面,凸显了独具一格的泥塑艺术特点,同时也寄托了大吴村泥塑艺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走过上百年的风雨历程中,潮州大吴泥塑见证了潮汕民风民俗的转变,见证了潮汕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潮州民间精神和独立的人文精神的存在,体现了潮州乡土民间文化与各大工艺美术融会贯通的智慧。毋庸置疑,它的艺术价值就自在其中,全面认识和发现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是极为重要的,将进一步促使我们做好潮州大吴泥塑的收藏与保护工作。

一、潮州大吴泥塑的工艺特色

潮州大吴泥塑所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在创作题材广泛,多取材于潮剧舞台人物形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典型乡土生活场景等方面,其中用泥捏制潮剧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五种形式,分别为大斧批、文身、文寸、武景和臣景。体现了艺人对对当地生活的选择、提炼和加工,是泥塑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流露。艺术形式上由简单概括到追求生动传神、淳朴自然、精致纤细,体现了呼之欲出的历史古城潮州文化之风。从它的造型来看,直观外形的粗细、硬柔、疏密、弯曲、起落、缺宕表现出大吴泥塑作品的纤细、含蓄和生动传神,潮州大吴泥塑是十分重视形的塑造,艺人们认为精工于形才能把泥塑做活了,而把泥塑形象的形态、动态和表情刻画的微妙细致、自然传神,那才是精品。如:早期大吴泥塑大师吴潘强的代表作《双咬鹅》中的双鹅形象自然贴切,以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双鹅撕咬一刹间情景,让人叹为观止是艺术家那高超的造型能力表现出鹅的本性特征。

大吴泥塑的着色彩绘是极为重要的工艺程序,泥塑艺人将根据潮剧和民间故事中不同身份和场景人物进行设色的,从颜料的材料配置到形象一笔一划上色描绘,都需要彩绘工序的严谨,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艺术修养,也尽显地域色彩特征。整体来看泥塑用色鲜艳,粉色明度与重色色调的协调搭配,给人一种柔和、甜美、清新的感觉,突出了淳朴高雅的格调,并注重用色与人物身份特征的稳合,同时大吴泥塑色彩融会了潮州枫溪陶瓷、潮绣等民间工艺“喜用金”、“富贵黄”,丰富了泥塑的用色,其中”安仔“即是喜童(泥玩具),结合当地习俗风气和色彩的喻意象征性,它的色彩上较多运用红黄蓝绿等对比色点缀在粉色上,达到协调中的对比,具有清丽、明朗、淡雅的艺术效果。大吴泥塑在工艺上制作精细,按挖泥、练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艺术工艺步骤进行,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艺术手法,其中大吴泥塑中将贴塑、压印和彩绘紧密的融为一体,是它区别于其它雕塑和民间泥塑的主要艺术特色,相比较只注重塑造与彩绘的津“泥人张”,它更加凸显自身的独特艺术价值。早期著名泥塑大师吴潘强首创了“贴塑”的泥塑技法,根据形象的外形上用很薄的泥片翻转贴上去,使其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让形象的形态与表情显得更加逼真传神。他的代表作《曹操咬靴》、《双咬鹅》和吴光让的代表作《王茂生进酒》、《王伯当大战程咬金》、《唐伯虎点秋香》等贴塑工艺制作精致传神,自然贴切,手法新颖,表现出泥塑艺术中高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即劳动者的艺术创造,反映出一种率真淳朴之美,表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成为发展专业美术的基础。(1)潮州大吴泥塑是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在泥塑艺术品种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几经浮沉,世纪沧桑,潮州大吴泥塑在代代相传中演绎出百年文化精品的风采,经历了从早期泥塑手工小品制造到现今满足人们的情趣审美需要,到成为承载人们品质生活的载体,有着强烈的潮州乡土艺术创作价值倾向。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是质朴民间文化真实性的存在,它的艺术形式体现出地域性、人文性和族群性的特点,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无锡“惠山泥人”有相提并论的艺术之美。

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除了其精致的工艺制作外,还承载了历史时代的文化内涵,它的形成离不开潮州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反过来也是见证了潮州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不同时期大吴泥塑艺人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技艺,记录那个时期人们的情感、民风习俗和审美需求。清代末期的泥塑艺人创作大量的“涂安仔”和潮剧人物,正是满足当时民俗活动日盛的需求,表达对潮州传统礼节及游龙庙会、拜老爷等民俗活动的重视和喜爱。如《曹操咬靴》、《进身》、《秦香莲》、《王茂生进酒》等大吴泥塑作品;处于革命战争乱世中泥塑艺人通过塑造历史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题材,表达对国民政府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不满,如《张飞战马超》、《薛仁贵征东》、《十五贯》、《李世民薛仁贵盖苏云》等作品;近年来,大吴泥塑吸取了潮州枫溪陶瓷、潮州木雕和国画艺术的精华,作品表现形式不断注入现代元素和艺术活力,以大型场景泥塑歌颂我们美好的新生活。例如:吴东何《打花鼓》、吴光让《花鼓舞》等作品传达了喜庆的潮剧场景,象征了美好的生活。同时潮州大吴泥塑在不同大型展览和比赛上获得好评,如广东省潮州大吴泥塑第23代大吴泥塑传人吴光让的作品《搜楼》荣获“第一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金奖;《回书》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金奖; “高级陶艺布娃娃”荣获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银奖;大泥塑《钟馗踏马鬼》荣获“首届中国(吴川)‘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专家组”铜奖;《王伯当大战程咬金》、《金花牧羊》荣获“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西厢记》荣获“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潮州大吴泥塑依托潮州这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泥塑艺术,它的光彩正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潮州大吴泥塑的独特魅力对其他民间艺术也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其中潮州枫溪陶瓷的发展就受其的影响,潮州枫溪的人物瓷塑、动物瓷塑都曾借鉴和吸收大吴泥塑的精华,产生了不少好的枫溪陶瓷作品。历史上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后一段时间,大吴村有很多泥塑艺人先后应邀枫溪私人瓷塑作坊和研究机构制作人物瓷塑,如:吴木舜、吴金福、吴亚树、吴德胜、吴来树等泥塑艺人都曾到枫溪陶瓷坊工作,推动了潮州枫溪陶瓷艺术的发展。《薛丁山与樊梨花》就是大吴泥塑艺人吴金福将大吴泥塑中的贴塑技艺应用到了瓷塑上成功的精品。

二、潮州大吴泥塑的收藏保护

潮州大吴泥塑以生活实用和艺术审美融为一体,既是为了满足于人民日常生活习俗的需求,也是大吴泥塑艺人对艺术的思考和追求。大吴泥塑精品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它色彩鲜艳自然,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极其艺术造诣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它见证了潮州民间文化的历史变迁,实现了历史内涵与当代、未来的价值对接。为此潮州大吴泥塑富有收藏的价值,深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珍藏,是收藏者的极品,收藏者的珍藏也是对潮州大吴泥塑的一种保护,使大吴泥塑精品得以留存下来,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和鉴赏机会。

早在解放前我国台湾省吉特利美术馆就珍藏了清朝中中叶至民国初(1736——1911)大吴泥塑作品300余件。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美术馆等单位均收藏有潮州大吴泥塑作品。其中潮州市收藏大吴泥塑的馆所有大吴村大吴泥塑陈列馆和潮州市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是由一批有共同兴趣的民间艺人自愿集资筹建的,它以收集、整理、展示、推介本土民间艺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革开放后大吴村建立了大吴泥塑陈列馆,这也是潮州大吴村唯一对大吴泥塑收藏保护的一处馆所,馆所藏品丰富,不同时期精品收藏较集中,有二十多位泥塑艺人的各个种类的泥塑代表作近二百多件,生动的展示大吴泥塑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研究大吴泥塑的重要出处。除了展馆对大吴泥塑的收藏外,也有大量的个人收藏,或作为礼品赠送收藏。如民国时期至抗日战争前夕每年秋收后,澄海县隆都店市都要举办“民间传统工艺品展销会”。回国省亲的东南亚侨胞无不寻至该村选购精致的泥塑产品,用作送礼佳品或为个人收藏。(2

在这现代市场经济和传媒信息化的影响下,转型期的大吴泥塑面临时代性的挑战,当越来越少人从事大吴泥塑的传承制作时,积极做好收集、整理和收藏保护工作将变得极为重要了,收藏保护也是对大吴泥塑的文化传承,使我们常能欣赏到它的特色和技艺之美。因此应将全面认识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去把握它的时代价值,正确引导潮州大吴泥塑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和文化机构的重视与扶持,2003225,“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国家对我国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重视的开始。同时也特别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力措施做好大吴泥塑的收藏保护,鼓励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收藏保护工作中,潮州大吴泥塑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将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孙建君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2月第1版 第3

2)、《潮州大吴泥塑》,陈向军 主编, 潮州市群众艺术馆编印, 200312月第1 5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