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观点与地理知识的渗透教学

发布者:李永明     发布时间:2015-11-05    浏览数:0

哲学观点与地理知识的渗透教学
寥宏景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内外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着竞争。作为教师,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教学作用重大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将哲学观点与有关地理知识相互渗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构成知识网络,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改变知识分割孤立、难学易忘的状况,促进学科间知识的协调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各学科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地理学科的某些知识,可以论证相关哲学理论的正确性;而用哲学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诸多新理论仅靠本学科的知识是很不够的,况且哲学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已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实践领域。

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地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了辩证唯物论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是正确的,各种神创说是荒谬的。引起地壳及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决非是上帝、神仙的造化。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运用现代观测仪,可以观测到约200亿光年距离的星系,但没有发现宇宙中存在上帝或神仙,更不可能有上帝、神仙创造天地的活动。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具体形态是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土、沙等,这些都不是上帝的“鬼斧神工”的杰作。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如龙卷风、冰雹、暴风雨等,是大气运动造成的;火山喷发,裂谷的出现,岛屿的产生和消失,地表形态的变化,都与“地壳运动”相关,并不是上帝、神仙发怒的结果。

三、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客观普遍的。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正确指导行动,促进事物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由于人们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作为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植物,却由于人类的盲目破坏而急剧减少,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引起气候的异常。这种现象已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到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哲学方法论角度上讲,要善于从行动的后果中去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行动上,要尽量少地使用污染大气的煤和油等矿物质,尽量多地使用水力、风力发电能,潮汐能、沼气、充电能源等。由于人类广泛使用冷气、冷冻等设施,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氟氯烃化合物增加,氟氯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导致臭氧层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减少臭氧在大气中的比重。据卫星观测,全球臭氧量已下降3%,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研究表明:大气中的臭氧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又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保护臭氧层,必须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探索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并加快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四、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要素

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其分布是不平衡的。有的区域“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海陆位置便利,有的区域资源贫乏,气候恶劣,土地荒漠、沙化、地处内陆等。我国地域辽阔,各种环境要素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有余,北方不足,东中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区;南方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北方热量少,作物生长期短;北方煤、油气丰富,南方短缺;东南沿海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西部相对闭塞。地理环境要素中“丰富与贫乏”“长与短”“多与少”“冷与热”“优与劣”“便利与闭塞”等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面对不利的环境要素,如果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如果用变化发展和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对待不利因素,采取符合事物属性和规律的措施,谈孔子思想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罗小玲创造或改变条件战胜困难,就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成为自然的主人。

五、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改造自然的活动

过去,人类总是片面地强调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利用自然物的经济价值时,却忽视了自然物的生态价值。只向自然界索取,不向自然界奉献,使人类与自然界不能和谐共进,结果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也给了人类相应的报复。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某些具体形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修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填海造陆,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积;建水库,发挥多种功能;植树种草,绿化大地。又如,人们通过营造防护林,引水灌溉,减少放牧,禁伐天然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沙漠的扩展。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也常会产生消极有害的作用。数十年来,人类无视自然发展的规律,片面强调造田造地,盲目开垦,毁坏大片林木,过度放牧,破坏了自然植被,致使许多地区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在山区,还诱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综上所述,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符合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的局部利益,也不能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而置全人类的长远和整体利益于不顾,而必须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防止和减少因人类开发可能给自然造成的破坏,并促使自然环境及各种资源的正常发展。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9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