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发布者:高家方     发布时间:2015-11-12    浏览数: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高家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则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或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在经济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政治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文化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的是要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经典论述。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探索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1.形成及其观点: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的演进:

——八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91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298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71025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九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1012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912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118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在连续六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

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十七大、十八大上的新发展

1.十七大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两个超越:超越前社会主义,与苏联式社会主义划清界线,引进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需求的有限满足、精神自由的充分享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2.十八大的发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八大报告最鲜明的特色,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

胡锦涛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由此,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永葆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中国发展进步之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高家方
到访时间:2015-11-12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