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

吴美卿 已在 2015-12-01 23:41 推荐!

发布者:吴美卿     发布时间:2015-12-01    浏览数:0

 

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的关系

 

 

 所谓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这样一个进去、出来的过程,体现在文言文教学里,言是一个桥梁的作用,最终是为文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文言并举,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我想,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积累。2009年高考中,湖北一考生用文言文写就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获得满分。作为中学生,在考场中能大胆选用文言文的形式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该考生阅读了大量书籍,有较强的古典文学功底。此文对于革命先烈的赞颂,对于英雄主义的抒发,又体现了该考生独特的思想感悟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该考生取得如此成绩,不仅依靠文言知识的积累,更得益于平时古典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染。如何让这一成功的个例成为普遍现象,如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用文言文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呢?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对此感慨良多:

 1、重的无奈

 当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言轻文的现象十分普遍。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更侧重对文言知识的检测,而弱化对文章人文精神、思想文化层面的考察。如果高考考查形式改一改,设想在大作文之前要求用文言文写一篇小作文,或文言文阅读题更侧重对人文思想的考察,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就不会如此被动。高考考查方式不变,教师在分数的压力下,平时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式很难有大的改观。立足现实,我们不能奢求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察方式在短时期内有大的改变,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大目标来看,我们必须改变重言轻文的现状。单一枯燥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虽然有短期之效,从长期看却会扼杀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丧失对于文章之美的鉴赏能力,进而丧失人文素养的积累。

2是一对矛盾,更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

离开,文章无法理解,离开,言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做到的兼顾,只讲字词句式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只讲文章内涵和思想感情,又太务虚,学生仿佛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不多讲点字词句式,作为老师心里不踏实,作为学生感到不放心。课堂上,老师生怕漏掉一个字,学生生怕漏掉一个词。这种陷于细枝末节和斤斤计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文章本身的整体美,把古文课上成了古代汉语语法课。文言文终归还是一篇文章,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读,而不是把它当成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组合来读。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要在立足在的基础上,更侧重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把个别字词放在文章整体中去把握。

3、立足语言学习的规律,抓住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学习语言与掌握大量的词汇不能划等号。掌握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掌握这门语言的语感和思维方式,如果用汉语的语法规范和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永远是越学越糊涂,中学生学不好文言文也是因为相同的原因。所以说,解释词义、分析句子结构、永远都不是阅读文言文最关键的。要达到理解,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句子所提供的信息连接起来,进入读者的思维轨道,用已知推导未知,而推知是阅读文言文最重要的能力。

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有所讲有所不讲

并不是所有的文言知识都要讲,因为学生对于一篇课文中的文言词句并非都不理解,部分字词可以参照注释解决。而且学生对文言知识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文言字词有前后继承的关系,同一个字词在之前出现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进行归纳整理。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解才能掌握的字词只占少数,只讲这些就可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

2、不求甚解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暂时留存一些语言障碍有时并不妨碍理解文章大意。不求甚解有时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独观其大略就是一种高明之举。有时计较于具体的字词,反而妨碍了从整体上理解文章。不一定非按照一个模式,先扫除语言障碍再分析文章内容,也可以反其道而用之,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结合上下句的关系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逐一解决字词的问题。如果一上来就开始逐段翻译句子,学生一听又是老一套,提不起兴趣。

3、具体文言文具体对待

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文言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有些文言作品文学性较强,教学时要把重心放在品味作者优美的文采,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上。如《滕王阁序》,辞藻华丽,情感充沛,文采斐然。作品体现出唐代文人开阔的胸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追求功业,积极入世的时代精神,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同时代的诗人,联系同类作品体会所谓的盛唐气象。

有些文言作品文化意义深远,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如果在教学中弃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不讲,置老庄超世旷达的情怀于不顾,那么这类文章就变得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可以先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

有些文言作品思辨性较强,如《六国论》、《过秦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突出思维训练。结合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如何选取论据,如何进行论证。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应侧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写作教学,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情节生动,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可以结合有关小说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思情节,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4、重视文言文的诵读

诵读就是培养语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读前人的著作,朱熹读《论语》,苏东坡读《史记》,不依靠参考书,照样可以领会文章的深意。而我们的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下,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为什么呢?因为文言文是没有口语支撑的书面语,我们的学生没有古代汉语的语言环境,没有口语支撑,缺少语感。而诵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潜移默化的形成古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而理解文章。

诵读就是注意整体把握。因发声而动情,因动情而明义。文章的含义在诵读中逐步清晰,古今的时空距离逐步缩小,通过诵读,学生能聆听古人的亲切教导,与古人做精神上的交流,甚至在摇头晃脑中感受文章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性情。没有诵读,文章情感无从体会,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情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出来的。读有所悟,诵有所感,古今文章,概莫能外。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诵读。一是充分利用诵读的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默读,分角色朗读,二是把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读——思考——释疑——再读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文章,读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思维的开端靠读来发动,理解的成果靠读来体现。离开了读的文言文课堂,是难以想象的。

总之,文和言的关系是文言文教学永恒的命题,理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又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