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适当存疑,延后评价”的一点想法,《离骚》的一点教学反思。

发布者:梁志刚     发布时间:2015-11-25     浏览数:0 置顶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有问必答,有疑即解也是不妥的。有时,需要一点“留白”, 课堂教学不能是一个 “奉送真理”的过程,而该是让学生自己“探究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在一步步的思考、钻研和探讨中,获得新知,学习的快乐幸福感油然而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清远市二中案例〕在学习《离骚》的时候,有同学质疑:“屈原他一个大男人搞这么多的香花香草不是很变态吗?”我首先给予了他态度上的肯定:“我们同学敢于质疑,大胆质疑,精神可嘉,勇气可嘉。”同时要求大家再回到文本,共同探讨,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再研究,有同学就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角度给予了评析,展现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有同学从屈原的个人经历的角度作了释疑,进一步展现出屈原胸怀的高洁、心灵的美好;有同学从手法特点“借物喻志”方面作了阐述;甚至有同学进一步补充后世的咏梅,咏蝉诗相同手法的展现。学生的表现让人惊喜。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