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陈建辉     提交时间:2015-11-26    浏览数:0     

校本课程——浅谈化学的古代、近代、现代史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化学发展的过程。所以,了解化学发展史的过程就是了解人类自身进步的过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都有着极其文明的化学工业。了解,化学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塑造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奠定逻辑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史的古代部分——化学的前奏 

 (一)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

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二)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

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锉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便于存放。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

中国古代的陶瓷化学

1、原始陶器

中国最原始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即距今一万年以前。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中,发掘出最原始的陶片90余块,质地粗糙,厚薄不匀,混杂有石英砂粒,松脆易碎,胎色以红褐为主,火候也不均匀,器皿没有耳、足等附件。这些都说明了它们是手工捏成,以篝火烧制的。

2、红陶

大约距今65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原始陶器发展为红陶,基色灰红,这是粘土经氧化焰焙烧后,其中三氧化二铁呈红色所造成的。陶料已相当细腻,厚薄均匀,造型端正,质地坚硬。这表明粘土经过了淘洗、澄滤,大概已采用泥条盘筑法制坯;焙烧火力均匀,温度达到了950°C以上,表明这时已经有了竖窑或横窑。红陶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代表。多种红陶上常常有彩绘装饰,这类红陶称为彩陶(见彩图新石器时期彩陶罐。陶器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工艺制品,彩陶是早期陶器之一),其涂料是赭石粉、铁锰矿粉和白土。

3、黑陶

红陶进一步发展为黑陶。黑陶色泽黑灰或乌黑,有的坯体中含有细石英砂,所以又称夹砂黑陶。它的呈色有的是由于表面蒙上了一层烟熏的炭层而乌黑发亮;有的则是因为在坯体粘土中有意掺和了炭化的植物茎叶和稻谷壳,这样可防止陶坯在焙烧过程中开裂。但黑陶通体内外呈黑灰色,更主要的还是由于陶坯中的三氧化二铁在还原气氛中生成了四氧化三铁。这表明当时陶工已初步懂得了焙烧气氛的控制和利用。个别黑陶出现于距今5000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但大量出现于4000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后期,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有的黑陶工艺相当精巧,体型匀称端雅,表面乌黑,壁薄而坚硬,所以又称蛋壳陶。由于其内壁常有圈纹,说明这时已采用原始的旋转式陶车。

4、白陶

在距今4000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中还出现了白陶,但大量白陶的制作则在殷商时期。它的原料是白色粘土,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含氧化铝可达30%左右,三氧化二铁含量很低,约1%~2%。因此,焙烧后陶器保持洁白。由于选用的原料可塑性好,质地坚硬,壁薄,而且常饰以印纹,较彩陶更雅致端庄。

5、硬陶

黑陶的进一步发展则是硬陶。它的特点是质地细腻、坚硬,其原料陶土中所含二氧化硅较红陶明显要高,烧成温度需要11001200°C,所以质地坚硬不裂,有的表面甚至已达烧结的程度,呈现光泽。这种陶器表面也常拍印上几何图形的纹饰,因此常称为印纹硬陶。由于硬陶原料中含铁量较高,所以胎质表里多呈紫褐色。最早的硬陶出土于江西、湖南和福建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距今4000年左右。

6、釉陶

在商代出现了釉陶。其胎骨原料与硬陶相近,但在挂陶衣的粘土浆中掺加了石灰石、方解石等碱性物质。开始时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着上白色以求美观。这样便使陶器表面在1000°C的高温焙烧过程中形成一层玻璃状物质,这就是早期的石灰釉。由于釉中含铁,在还原性气氛中烧成时,釉层便呈现出青绿的色调,所以一般称为青釉;如果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则呈黄褐色。釉陶较之硬陶不仅美观,而且更不透水,容易清洗,适用于作贮水器、酿酒器和水管、板瓦等。

7唐三彩

釉陶发展到汉代有了极大的进步。一方面是出现了低温釉,即以黄丹或铅粉代替石灰石作为陶釉中的助熔剂;一方面有意识地往釉料中加入少量含铜矿物或含铁矿物,前者便使釉层呈深绿色,后者使釉层呈深黄色或棕黄色。这是制作釉器使用呈色剂的开始。唐三彩的出现是釉陶作品发展的高峰,它是一种施以多种釉色的陶器美术工艺品,以白色粘土为胎,彩绘釉色以白、绿、黄三色为基色,间有蓝、紫、棕褐、黑各色。唐三彩使用低温铅釉,采用二次烧成工艺,釉层约是在800°C的温度下烧成。绿釉仍用氧化铜类矿物(孔雀石、白青、曾青)着色;黄色和棕褐色釉用赭石着色;蓝色釉用含钴氧化锰矿石着色;黑色釉用铁锰矿石着色;白色釉是以无色透明釉覆盖在化妆白土上而成。

8、紫砂陶

宋代以后,宜兴(今属江苏省)的紫砂无釉细陶制品有如异军突起,尤其是紫砂茶具,誉满中外,明代达到极盛时期。由于紫砂陶器往往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词、篆刻、雕塑诸般艺术荟萃于一体,为历代文人所赞赏。紫砂陶的原料是宜兴所产的紫砂泥,是一种天然的五色陶土,深藏于岩石层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属高岭土-石英-云母类型。因含三氧化二铁量特别高(7%~8),所以烧成后呈棕紫色。烧成温度在11001200°C,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后的成品吸水率小于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与瓷器之间。

9、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在烧制硬陶、白陶和石灰釉陶的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殷周时期,在釉陶出现后不久就出现了青釉器,原料成分接近于瓷土,胎质灰白;烧成温度一般高达1100°C以上,胎体基本烧结,釉为高温石灰釉,与胎体结合牢固。这种青釉器已符合瓷器的基本要求,只是胎质的白度和烧结程度还不够,所以现在称它为原始瓷。及至春秋时期,原始瓷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出土情况看,那时江南地区是原始瓷器的主要产区,这可能与该地区盛产瓷土有关。

10、青瓷

原始瓷发展到东汉,演变成为真正的瓷。这种早期瓷器的釉层,靠釉料中固有的三氧化二铁自然呈色,所以多呈黄褐色。若焙烧时还原气氛掌握得好,则釉呈青色,所以称青瓷。三国、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胎体中酸性氧化物含量进一步增高,烧成温度达1200°C,釉色青绿纯正,说明当时已能较熟练地掌握焙烧气氛和釉料配方。(见彩图1600年前的西晋青瓷神兽尊。说明中国制瓷器史的悠久)

11、唐代瓷器

唐代瓷器以南方越窑的青瓷和北方邢窑、巩窑及四川大邑窑的白瓷为代表。中、晚唐时,越窑青瓷有了明显提高,原料加工和胎体制作都已相当精细,瓷土经过仔细粉碎和淘洗,坯泥在成型前经过反复揉练,所以瓷胎细腻质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釉料处理和施釉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釉层均匀、晶莹润泽,开裂成纹和剥釉现象大为减少,青色纯正,滋润而不透明。唐代白瓷釉含铁量已极少,洁白似玉。长沙还出现了以铁、铜为呈色剂的黄褐色和绿色釉下彩所装饰的新品种,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则出现了以铁、锰为呈色剂的黑釉瓷器。

12、五代瓷器

五代时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即今景德镇)的瓷窑建立,以其附近高岭村的优异瓷土为原料,烧制出的白瓷器,釉色纯正,含三氧化二铁少于1%,胎质含二氧化硅量接近80%,烧成温度高达1200°C,所以质地坚硬,透明度高,被誉为“假玉”。

13、宋代瓷器

宋代的名瓷、名窑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除固有的白瓷有了更大进步以外,河南钧窑瓷、浙江南宋修内司官窑的“开片瓷”及龙泉窑的青瓷则更具特色。钧瓷是一种天蓝或天青色乳浊釉瓷,而蓝釉中带红,有如晴空中出现晚霞。这种紫红色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开片瓷”则是有意地利用胎质与釉质的膨胀系数相差过于悬殊的特点而使在开窑的片刻釉面出现很多裂纹,再填以炭末,于是变病为美,别有风味。龙泉窑的青瓷有梅子青和粉青之分,颜色碧青、柔和淡雅,有如翠玉,达到了青瓷的高峰,说明配料、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掌握已达到了完全纯熟的阶段。在釉下彩绘方面,磁州窑白釉的釉下黑彩、酱彩可作为代表。它是以四氧化三铁呈色的。

14、元代瓷器

元代瓷器的重大发展,主要反映在高温釉下彩绘上,出现了以钴土为呈色剂的青花瓷和以铜为呈色剂的釉里红瓷两个新品种,丰富了中国彩瓷的釉色。

15、明代瓷器

青花瓷在明代达到了成熟阶段,曾大量输出国外;而明代瓷器中更具特色的是上下釉彩争妍斗艳的斗彩瓷和单纯釉上彩绘的五彩瓷。这两种彩瓷的发明使以往占统治地位的单色釉和单色彩绘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时出现的釉上彩绘的颜色釉料是以PbO-SiO2-K2O(黄丹-石英-硝石)为基体的低温釉料,其着色元素虽仅为铜、铁、钴、锰等几种,但选用不同的原料和配比,却做出了鲜红、鹅黄、杏黄、水绿、叶绿、孔雀蓝、葡萄紫等绚丽的彩色,使彩瓷达到了极其华丽的地步。明代单色釉也有重大创新,最珍贵的是永乐、宣德年间(14031435)出现的“宝石红”、“霁红”等名称的铜红釉瓷。它采用一种高温石灰釉,以铜为着色剂,在强还原性气氛中烧成。红色是胶态单质铜的呈色作用产生的。其焙烧条件极为严格,可谓中国古瓷中的一项绝技。明代还有以铁着色的纯黄釉瓷和以铜为着色剂的孔雀绿瓷(法翠),前者采用低温铅釉,后者采用以牙硝代替黄丹的低温釉。

16、清代瓷器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出现了中国制瓷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彩釉、彩绘技术在清代得到了全面的高度发展,而且更出现了釉料掺砒的粉彩、立体感强的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彩、乌金釉等新品种,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新技术,例如金彩、以胶态金呈色的胭脂红釉彩和以氧化锑呈色的黄彩。

(三)冶金化学的兴起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使用得最多的是红铜。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属的冶金学。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纯铜的质地比较软,用它制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质量都不够好。在此基础上改进后,便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公元前3O00年~公元前2500年,除了冶炼铜以外,又炼出了锡和铅两种金属。往纯铜中掺入锡,可使铜的熔点降低到800℃左右,这样一来,铸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铜和锡的合金称为青铜(有时也含有铅),它的硬度高,适合制造生产工具。青铜做的兵器,硬而锋利,青铜做的生产工具也远比红铜好,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币。中国在铸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它是一种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乐上的伟大创造。因此,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当时农业、兵器、金融、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把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世界上最早炼铁和使用铁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和印度,中国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生铁。最早的时候用木炭炼铁,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铁被广泛用于制造犁铧、铁镈(一种锄草工具)、铁锛等农具以及铁鼎等器物,当然也用于制造兵器。到了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欧洲等才相继进入了铁器时代。由于铁比青铜更坚硬,炼铁的原料也远比铜矿丰富,在绝大部分地方,铁器代替了青铜器。

(四)中国的重大贡献——火药和造纸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黑火药”呢?这还要从它所用的原料谈起。火药的三种原料是硫黄、硝石和木炭。木炭是黑色的,因此,制成的火药也是黑色的,叫黑火药。火药的性质是容易着火,因此可以和火联系起来,但是这个“药”字又怎样理解呢?原来,硫磺和硝石在古代都是治病用的药,因此,黑火药便可理解为黑色的会着火的药。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西汉时期的炼丹术有关,炼丹的目的是寻求长生不老的药,在炼丹的原料中,就有硫磺和硝石,炼丹的方法是把硫黄和硝石放在炼丹炉中,长时间地用火炼制。在许多次炼丹过程中,曾出现过一次又一次地着火和爆炸现象,经过这样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配制火药的方法。

黑火药发明以后就与炼丹脱离了关系,一直被用在军事上。古代人打仗,近距离时用刀枪,远距离时用弓箭。有了黑火药以后,从宋朝开始,便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例如用弓发射的火药包。火药包有火球和火蒺藜两种,用火将药线点着,把火药包抛出去,利用燃烧和爆炸杀伤对方。

大约在公元8世纪,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火药的配制方法也传了过去,后来又传到了欧洲。这样,中国的火药成了现代炸药的“老祖宗”。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纸是人类保存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以前,中国古代传播文字的方法主要有:在甲骨(乌龟的腹甲和牛骨)上刻字,即所谓的甲骨文;甲骨数量有限,后来改在竹简或木简上刻字。可是,孔子写的《论语》所用的竹简之多,份量之重是可想而知的;另外,用丝织成帛,也可以用来写字,但大量生产帛却是难以做到的。最后才有了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一直流传到今天。

1957年5月,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的一座古代墓葬中发现一些米黄色的古纸。经鉴定这种纸主要由大麻纤维制造,其年代不会晚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这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提起纸的发明,人们都会想起蔡伦。他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他看到当时写字用的竹简太笨重,便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做原料,先把它们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再捣烂成为浆状物,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便制成了纸。它质薄体轻,适合写字,很受欢迎。

造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工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实际上,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了,因此,蔡伦只能算是造纸工艺的改良者。

(五)炼丹术与炼金术

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财富,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巨大的财富以后,总希望永远享用下去。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

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于是,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比锡被称为金粉,可用做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这样,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已经炼成了。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

虔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笼罩的简陋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地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化学家”。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现律。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变成)丹砂;”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

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于是,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他们还根据当时的需要,制造出很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很多都是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经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创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正是这些理论、化学实验方法、化学仪器以及炼丹、炼金著作,开挖了化学这门科学的先河。

从这些史实可见,炼丹家和炼金家对化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功绩的,后世之人决不能因为他们“追求长生不老和点石成金”而嘲弄他们,应该把他们敬为开拓化学科学的先驱。因此,在英语中化学家(chemist)与炼金家(alchemist)两个名词极为相近,其真正的含义是“化学源于炼金术”。 

二、创建近代化学理论——探索物质结构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最早尝试解答这个问题的是我国商朝末年的西伯昌(约公元前1140年),他认为:“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的组成。

约公元前1400年,西方的自然哲学提出了物质结构的思想。希腊的泰立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黑拉克里特斯认为,万物是由火生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发生和消灭》一书中论证物质构造时,以四种“原性”作为自然界最原始的性质,它们是热、冷、干、湿,把它们成对地组合起来,便形成了四种“元素”,即火、气、水、土,然后构成了各种物质。

上面这些论证都未能触及物质结构的本质。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上,是英国的波义耳第一次给元素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指出:“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它可以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但是,如果把元素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它便不能再被分解为任何比它更简单的东西了。”

波义耳还主张,不应该单纯把化学看作是一种制造金属、药物等从事工艺的经验性技艺,而应把它看成一门科学。因此,波义耳被认为是将化学确立为科学的人。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元素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

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和不能毁灭的微粒所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2.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不同;3.一定数目的两种不同元素化合以后,便形成化合物。

原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不少化学现象。随后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又于1811年提出了分子学说,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氧气是以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实际上都是分子。从此以后,化学由宏观进入到微观的层次,使化学研究建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基础上。  

三、 现代化学的兴起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引入化学以后,利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可以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从而开始建立了物理化学,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了个新的水平。

在量子力学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学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理论,使人类进一步了解了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大大地促进了化学与材料科学的联系,为发展材料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环境污染等。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也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数不清的物质保证,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代化学的兴起使化学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多分支学科的科学,开始建立了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为分支学科的化学学科。化学家这位“分子建筑师”将运用善变之手,为全人类创造今日之大厦、明日之环宇。

1、无机化学的成就

现代化学已在超分子、光电功能配合物分子固体、磁分子材料、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材料、纳米结构等领域已有了突破性进展。许多新型的理论运应而生,新物质的合成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物质世界。

2、有机化学的成就

特别是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上有重大成就,如非植入性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输液袋(管);又如植入性的性人工血管、人工瓣膜、人工晶体、人工脏器、药物载体、齿科材料等临床应用以非常频繁。另外,大量的有机合成物形形色色的遍布我们身边,如衣服、帽子、鞋子等各种塑料、橡胶产品。不言而喻,有机化学的成就为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做出了丰盛成果。

3、环境化学的成就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环境污染逐渐凸出。商人为了短期利益,大肆以直接排污为降低其生产成本的手段,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恶化,近年来酸雨、荒漠化、全球臭氧层空洞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所以,环境化学临危受命,并致力于应用化学的方法来降低,甚至消除污 染,使环境适宜人居。例如,很多国家很多地区都建有垃圾回收和处理中心,签订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来限制各国发展对环境有极大破坏作用的工业等等。

附件

  • 化学发展史.ppt     下载
  • 化学发展史.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