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林少容     提交时间:2015-11-25    浏览数:3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满怀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可随着高中课程的难度加深,各科作业量的增多,还有一些科目初中高中的衔接不上、缺少过渡,如数学;高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出现懒散、得过且过或厌学情绪。即使是背诵一篇文言文,他们仍不能主动、积极背好。而且,高中对文言文的要求与初中大不一样。初中只要求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内容,高中则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不仅仅指要理解内容,还包括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的用法、辨别更多的句式、分析更复杂的语法现象等内容。别的不说,就单讲语法,语法内容繁多,语法现象更是错综复杂。由于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许多初中语文老师不讲或少讲语法知识;这导致高一新生在分析主谓宾、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等这些语法内容时,错漏百出、手足无措。甚至,分析语法现象这一点还令不少高一新生在学习文言文上望而却步。因此学习文言文、背诵文言文成了很多学生的重大负担。

但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一阶段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古文、背诵古文,是极为必要的。就我来说,我是这样尝试的: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背诵文言文。

    一、以老师朗诵带动学生的朗诵。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法现象,如《赤壁赋》最后一个句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我们发现这句话讲的是“(我们)在船中相互枕着靠着(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乎舟中”是介宾结构后置;“不知东方之既白”里的虚词“之”的用法是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熟读对阅读文言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熟读是学习文言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那在高一阶段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去熟读、诵读呢?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不管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身教都要比言教有效得多。作为教师,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当教师先于学生背诵文言文时,肯定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激励。因此教师的朗诵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背诵古文的积极性。

教师的朗诵可以在古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进行,也可在第二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比如在上高一必修二的《阿房宫赋》时,我在用历史故事导入课文后,就声请并茂地朗诵了全文。学生显然没想到老师能朗诵全文,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接下来对课文的学习当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在背诵课文。看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我趁热打铁,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在讲台上朗诵第一段。一些学生立即叫“好”。后来在朗诵时,很多学生十分踊跃,一些学生朗诵得自然大方又饱含感情。

二、以朗读贯穿全文的教学过程。

有时候,教师在对课文作了整体把握后,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领会、欣赏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比如在上《赤壁赋》时,我就是以朗读贯穿全文的学习的。《赤壁赋》是古典诗文里一篇内涵深刻,意境高远的文章。在这篇课文里,作者的心情是有变化的,从乐——悲——喜。在第一段中,作者因为欣赏到澄澈优美的赤壁夜色,而如入仙境一般,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如意;“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为了学生能真切地感受作者那种陶醉于景色的浑然忘我的愉悦之情,我先范读,再训练学生朗读,指导学生用一种愉悦、舒缓、轻松的语气去读。在第二段中,作者的思绪从梦境回归人间,心情悲从中来,借用“客人”的萧声传达内心的悲凉。此段我要求学生读得低沉、读得惆怅。

在第三段里,有英雄曹操建功立业、横槊赋诗的雄壮,也有曹操灰飞烟灭的悲凉,还有感叹人生渺小、虚无、短暂的哀伤。情感的变化、内容的起伏在这一段得到了最明显的表现,这一段要读出这种变化和起伏并不容易。我首先是让学生理解内容、思考情感的变化,再播放名师的范读;其次是学生模仿名师自由朗读;再播放范读,让学生模仿。通过不断反复,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正确方法、领略内容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最后一段是议论说理,用平和语气读出作者的乐观、豁达,从而来领略作者虽遇挫折而不气馁的人生观。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大都能够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行文的气势和作者的大气度。这种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比让老师去分析课文的内容、情感更加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余,还能体验到一些成就感。

三、举行古诗文朗诵会

在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了不少学生很喜欢课堂上的角色表演,表演欲望很强烈。于是,我充分利用这一点,用两节课举行古诗文朗诵会,朗诵篇目限于必修一二的古诗文,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做准备,脱稿,表情自然大方,表述清晰,语气有感情。高一的学生有朝气,不少学生好表现。大家对朗诵会都很重视,并作了充分的准备。朗诵会上有人表现平淡、有人精彩;有人紧张、有人自如;有人背古诗、有人诵古文。尽管出类拔萃的学生不多,但大部分的学生都能从这次朗诵会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这次朗诵会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青少年诵读经典古诗文是非常有益处的,这一点已得到大家的共识,甚至有些幼儿园已在教幼童《弟子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辈出。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古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无不渗透在优秀的古典诗文中。而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又都是古典诗文里的经典,如能常诵不懈,必能从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有益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思想。 况且,青少年诵读古诗文,还有利于培养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我国的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也是智慧的文字,要熟练地驾驭它,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非要打好汉语言文字的功底不可,而要打好语言文字功底,非要下苦功练习不可。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写诗“下笔如有神,是和他“读书破万卷分不开的。今天的青少年如能借鉴并效法这种精神,通过对古诗文的诵读,逐渐领悟古人用字、遣词、造句、立意、谋篇和技法之妙,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能使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而作为一个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就是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就是不错的方法。因此不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们的研究课题。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