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易静华     提交时间:2015-11-12    浏览数:51     

 

高三文言文学习探究

高三文言文复习包含了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断句等等。而文言文又是令学生头疼的版块,如何举重若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想尽量调动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通过复习课内已学过的知识,以高一高二课文的典型句子为例子来作为理解文言文系统知识的切入点,希望能达到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知识迁移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用较熟悉的内容切入文言文复习,可以令学生消解文言文难懂难学的畏难情绪。

学生经常说,我们以后都不看文言文的了,古籍也有译本,我们何必来学习文言文呢?可见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何等艰辛,令其苦恼。但作为以培养更高语言文学素养为目的的高中课程,文言文是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学生难学又不得不学,那我们能不能针对这些学生的情况,把高三文言文的学习复习进行得亲切平和些,让学生容易接受些?熟悉的人和事让我们倍觉亲切,语言也是一样。如果我们高三就是把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法灌输给学生,用一篇篇佶屈聱牙的课外文言文摆在学生面前,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积累实词,明白虚词用法,明白词类活用和句式特点,准确断句和翻译,难免令人厌烦,也打不起精神和兴趣去研究。但如果对这些知识点的探讨是建立在已学习过的重点文言课文字句的研究之上,学生就容易把握和理解,兴趣就可以培养起来了,然后再加以拓展和迁移,能力也就可以培养起来。

精选已学过的重点文言课文,是选好切入点的前提。

我们高中的文言课文量不在小,如何选取作为研读对象的典型的复习范本,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高考文言多选取叙事性的记叙文,所以课文里的传记是重点研究的首选。而且,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通常会选取表达中正典范的文本,一些规范、经典的文言文材料,如《聊斋》,《史记》等,作为学生理解、整理、归纳文言文知识的基础和范本,是不错的选择。一位有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名师就曾推崇《史记》,说若出高考试题,《史记》是其不二之选。

从课文复习切入高考系统知识体系,互为表里,彼此配合补充,是高三文言文复习的不错途径。

例如,我们就拿《鸿门宴》来说,带学生重读鸿门宴,归纳里面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辨析虚词的使用情况和区别,辨识特殊句式,并正确翻译,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文言现象,并总结出规律,形成文言文知识架构。

研读《鸿门宴》这篇文章,拿词类活用来说,就有这些:名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的“军”;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的“夜”;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等等。我们根据上下文,把握这句话的意思,再根据字所在的句子成分构成,就容易推断这个字的意思和活用情况,从而准确理解和翻译。例如,“沛公军霸上”,“沛公”和“霸上”都是名词,那中间的“军”字就不可能是名词“军队”的意思,只能活用为动词,解释为“驻军”,而且,“霸上”前省略了介词“于”。这句话的意思落实为:“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就很清楚了。其他的同理类推。

我们说语文一个最重要而基本的原则是重视语境,重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拿课文作为范本整理归纳词义和用法,理解文言语法现象,就是落实了这个基本原则,让学生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熟悉的语境来理解辨别,也就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了。其实我们手头也有详尽的复习资料:它把120个实词的详细周全的意思都归纳了。它的优点是够细致够全面,缺点是所选的例句,学生大都不熟悉,不大懂它的意思,而且,只突兀地选一句,没有上下文,有些较不常见生僻的句子的确是较难把握的,那它作例句的功用也就大大降低了。我们先拿学生熟悉的课文作为范本,积累基础知识,理解文言语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一篇文章出现的词语,出现的语法现象是有限的。但就好像我们汉字也有好多,但常用的汉字也就2500个,文言文的常用的实词有120个,常用的意思也就那么些。我们通过典范文本,熟悉了常用词语的常见意思,大致读懂难度中等的课外文言文就不成问题了。

而且,我们拿课文来讲,来研读整理归纳,是把它作为理解并记住文言知识的媒介和工具,并不局限于这个句子和这个词义及用法。例如,我们拿“沛公军霸上”这句话,在知道它的意思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句子结构推断某个字的意思和用法,还可以理解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的特点和正确翻译。

我们在课文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同样文言现象的归纳整理,让学生在一篇文章中或联系其他篇章,多见几次,举一反三,就能理解了,也就熟悉了和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例如“名词用作动词”这个知识点,在这篇文章中,还有“范曾数目项王”,“刑人如恐不胜”两句都运用了同样的活用,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判断,这些句子怎么翻译,如何推断词类活用。能做到拓展延伸,能让学生动脑思考,能自己成功推断,那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只有一句例句,老师解释了,学生理解了,下次见到相似的句子和用法,学生还是不会,那还是没用的。

要做到上述的做法,我们就要对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学过的必修和选修的文言文都心中有数,全盘在胸,在必要时,调动我们的储备,拿出学生学过的另一篇文章,或只是就某段某部分,拿出有用的句子,让学生思考和推论,判断和理解。这样我们精选学生熟悉的文本,精选文段,精选例句来给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和掌握文言文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信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课文范本的研究推断是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的起点,毕竟高考考的不是课内文本,我们从课本着手,然后眼光还要延展开去,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练习补充验证课内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是学生能自己读懂简易文言文的能力体现。

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时,我们不能只做题目。题目是根据高考题型而设置,其实文本中很多知识点,它还没考查到。老师不妨找出这文本中出现的题目考到或没考到的文言现象,让学生理解,讲出其所属的特殊用法或特殊句式。高三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花了时间看了文章,我们帮学生看懂了,就要充分利用,深入研读,培养能力。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们联系课内课文的相同字义相同用法相同句式,帮助学生调动已知,推断理解未知,记住知识点和思考方法,学生会发现之前复习课内课文的知识是有用的,古文阅读也就是这么个积累和迁移运用的过程,文言文阅读一点都不难,学生也就更有信心去学去读去做题目了。

要想在高三更好地开展这种文言文复习方法,我们高中阶段的教学一定要落实“三年一盘棋”的思想,高一高二的教学就要有所侧重。大家集体备课时,明确哪些是重点研读的经典篇目,对这些篇目出现的文言现象要逐个落实,字字过关,还要检测,让学生确实了解,烂熟于心。本来文言文学习就是很实在的过程,我们倡导鉴赏阅读和情感体验,但这个本来就要建立在字句疏通理解的基础之上,文言翻译很多时候更是讲究逐字落实。所以,我们实实在在地跟学生明确每一个字句的意思和用法,确定每个文言现象的运用特点,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文言功底,这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升,对高三的系统复习和回顾深化,都是意义非凡的。

我们在研读文言文的时候,不提倡去搞偏僻怪难的用法研判。特别是有些虚词的用法,例如“而”字,在某个语境中,说是这个用法也行,说是那个用法也讲得通。比如说在《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一句,“而”字可以理解为“顺承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关系”。那我们就不必追究纠结了。学生有他的理解,你一定要掰成你认同的意思和用法,学生只会心生厌烦和混乱。高考所出的虚词用法辨析,区别其实都是挺明显的,我们不必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么高深精密的研究还是留给大学生来做吧。

另外,我们在以课内课文理解带动系统文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量作保证,让学生做一定量的课外文言阅读题目,并要坚持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复习文言文的这个专题告一段落了,在复习其他专题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丢开文言文的阅读和练习。这样,可以培养语感,在陌生的文言语段中感受语境,运用之前学的方法前后推断,把文言阅读常化为生活语境。因为平时不读,不见,就感觉隔了一层,变得陌生,但常见常读,就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就像我们说话,天天说话,就不用特意想着如何组织语言表达,但英语不常说,不常用,就要在脑子里转化了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英语强调每天朗读,每天阅读。语文文言文也是一样的,都是语言,都是学生平日不熟悉的语言。在积累了较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懂得文言现象意思和用法的推断,特殊句式的特点和转化的基础上,常常见,常常读,熟悉了,就好像读现代文一样了。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彼此助益的。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他们熟悉的文言文材料入手,举一反三,积累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懂得借助前后文和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特殊用法、特殊句式,培养成就感和文言学习的兴趣,形成知识,然后再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去,体现能力,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

附件

  • 高三文言文学习探究.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