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张春娥     提交时间:2015-11-25    浏览数:0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七中学  张春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锻炼学生的提取、概括及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读文章,即泛读感知,精读品味,深读拓展,层层深入,全面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正确评价作者儿时的逃学生活,更由此为出发点来领悟生活的大书给予作者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感悟生活之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细节描写的欣赏,对孩子野性的认知

教学难点:生活的大书给予作者的影响

一、 泛读,感知

1、 本文描述了什么事件?

2、 作者在逃学过程中具体感受到了什么?

3、 “大书”、“小书”具体指什么?

二、 精读,品味

品味本文与逃学有关的细节,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感受从文儿时的形象。

1、 细节描写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刻画了作者儿时的调皮,童真,塑造了一个好奇心,野性十足的顽童形象;

表现情趣,把逃学中的经历富有情趣地展示出来,把我们每个人心底最宝贵的记忆也挖掘了出来,体会到童年生活中所感受到得生命的本真与快乐;

表达主旨,使读者可以深刻地领略到社会生活对作者的深刻影响,体会到自然和生活这本“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2、 如何评价孩子的“野性”?

孩子的天性是游戏,孩子身上的“野性”正是孩子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沈从文在师塾学的什么?

“在私塾中这人不逃学,老实规矩的念书,日诵《幼学琼林》两页半,温习字课十六个生字,写影本两张,这人是有病,不能玩,才如此让先生折磨。若这人又并无病,那就是呆子。呆子固不必天生,父亲先生也可以用一些谎话,去注入到小孩脑中,使他在应当玩的年龄,便日思成圣成贤,这人虽身无疾病,全身的血却已中毒了。虽有坏的先生坏的父母因为想儿子,这儿子,还能心野不服管束,想方设法离开这势力,顾自走到外边去浪荡,这小孩的心,当是顶健全的心!” (摘自沈从文《在私塾》) 

三、 深读,拓展

儿时的逃学生活对沈从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活的大书直接启发着作者智慧的生长,在文章中作者也反思感慨了这些影响,请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是作者“一生性格和感情的基础”

1)、水一样的性格与感情

 “我的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的确,是水教会了沈从文认识美,学会思索,他曾经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书中这样写道:

1、“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2、“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3、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像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或对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必依赖这一条河水。这条河水有多少次差一点儿把我攫去,又幸亏它的流动,帮助我做着那种横海扬帆的远梦,方使我能够依然好好地在人世中过着日子!

4、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选自《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试看《边城》中关于水的片段: 

    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选自《边城》) 

明确:《边城》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故事本身就发生在水边上,写的是水边常见的风景,如渡口、渡船、龙舟,水面的雨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水—般清澈、透明;到处是水光、水声,水给了小说明净、清澈的语言、色调和意境,小说节奏也如流水一般,纤徐平缓;写记忆中家乡的水,其中注入了他的乡愁,表达他对家乡和家乡底层人民的文化思考等等。 

小结: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股粗犷豪迈的刚性(瀑布、洪水)又具有一种清泠温婉的柔性(小溪,清流)。所谓“上善若水”,“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何为水性?它是液态的,而不是固态的。它是流动的,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流淌是它永远的不可衰竭的欲望。我们喜欢水———水性,因为水是我们得以干净的物质。望着水,我们会有一种清新快意的感觉。这种快意与一个具有水性的小说家写作时所相遇的快意没有任何差别。水性向我们讲解的是关于辩证法的奥义: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是轻与柔。水具有水性,人离不开水,因此,人也就离不开水性水性也就是一种人性。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功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八章》)即一个人的行为应该象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地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渊默;行为要象水一样无私仁爱;说话要象水一样准平有信;为政要象水一样公正平衡;做事要象水一样无所不及而又无所不能;行动要象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而动。然后再加上水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不争,与物不争,与事不争,那便会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水文化的探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关于水的联想(北京高考题)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江苏省高考题)

2)、智慧源于生活大书(你是否认同?)

2、“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3“二十年后“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

4“我应感谢那些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

作者终不后悔,直到写传记时 ,仍说:

总而言之,这样玩一次,就只一次,也似乎比读半年书还有益处。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地方仅我拣选一种,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这本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读那本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沈从文

补充:

生活比书本更广博,更充满智慧

——高尔基

3)、人生充满了疑惑,须待自己不停找寻答案(机动部分)

5、“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

6、“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7、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作者的脑子里确实装满了太多的疑问,由儿时对“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的好奇,到长大成人后对理想的寻觅,对人世种种现象不解的询问,作者一步步去找寻答案,出凤凰,上桃园,赴北京,当兵,从文,这个湘西汉子越寻越远。他以乡下人的身份反观都市风情,又以文化人身份重温地域民俗,以湘西这一古朴蛮丽的民情文化为背景,构筑他关照人生的独特视角,试图在这片净土中探求文学与生命的本真关系。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