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朱丽婷     提交时间:2015-11-05    浏览数:11     

这是我的公开课教案和PPT,欢迎各位老师指导。这节课,学生对创作歌曲和民歌的联系非常感兴趣,还找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自己还找了几首以民歌为创作素材,来编写的创作歌曲。很不错。这节课,我用了一个小游戏,成语接龙,来直观讲解《沂蒙山小调》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很积极,然后在唱谱的时候很认真。教学视频因为录制的时候没电了,所以 只有一小部分。另外一个 文件太大,无法上传。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设计:朱丽婷

授课班级:高一(13班)

一、 教学目标:

1. 聆听山东、河南、两个中原地区的民歌,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与风格特征。

2.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了解“鱼咬尾”这种音乐创作手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2.了解““鱼咬尾”这种音乐创作手法。

三、  教学过程:

检查上周作业!

(一)导入,用东山少爷《月光光》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边听边想。回答问题:1:请问你有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名字是?

2:请问你知道这首歌是哪里的民歌/童谣?

3.出示中国地图,提问:中原地区指的是哪里?简单介绍中原地区,引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二)《王大娘钉缸》

1.先展示1幅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哪种表演形式?

2.简单介绍一下“地花鼓”的相关知识。

3.对比聆听《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找出其相同点。

(1)欣赏《王大娘钉缸》这首地花鼓,感受其音乐情绪。

(2)欣赏流行很长时间的旋律和这首民歌形似流行音乐《好汉歌》。(《好汉歌》这首创作歌曲的旋律是依照《王大娘钉缸》这首民歌改编、加工、创作的。)

(3)欣赏另一首有民歌因素的流行曲《姑娘》(曹格演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仍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

4.总结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沂蒙山小调》

1.欣赏《沂蒙山小调》

(1)介绍这首民歌的背景知识(怎么样经过《十二月调》——《打黄沙会》——《沂蒙山小调》这种演变的过程)。

(2)对比聆听两首不同版本的《沂蒙山小调》,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①这两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分别是怎样的?(A.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B.处理的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②这首民歌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从文学中的成语接龙的角度导入音乐的鱼咬尾)

四、本课总结:

1.《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得旋律很相似,这是由于《好汉歌》这首创作歌曲的旋律是依照《王大娘钉缸》这首民歌改编、加工、创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仍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

2.《沂蒙山小调》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很好的衔接起来,构成了“鱼咬尾”的结构形式。

五、布置作业:

1、讲故事,说说《孟姜女》的故事。

2、对比聆听《孟姜女》、《孟姜女哭长城》有什么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附件

  • 醇厚的中原韵.ppt     下载
  • 醇厚的中原韵.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