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曹人章     提交时间:2015-11-07    浏览数:0     









 


 

教学过程:注:过程中涉及到案例、材料、学习成果的地方请标出来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三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导入新课及时政点评:(5分钟)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时政点评: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围绕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提示:2分钟)


 

历史唯物主义必须结合党的性质与宗旨、政府的职能与原则等知识系统掌握: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体系:(学生展示知识体系)5分钟)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求(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两个重要保证


 


 

 

四、知识点突破:15分钟)


 

PPT)有人批评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说“老茧要磨在脚板上、手掌上,不能磨在屁股上”。作风飘浮、情况不明是“政风不正”的客观原因。这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特别提示: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不是随心所欲的,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在既定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


 


 

PPT)从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从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到习近平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不道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这可以看出我党如何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可以看出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特别提示: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①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②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五、高考点拨:(答题模板PPT显示)2分钟)


 

有关“社会历史观”的命题


 

1)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模式:辩证关系+分析材料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


 

模式:具体原理+关键词句+二者结合。


 

3)关注民生的社会历史观依据


 

模式: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两个标准


 


 

六、问题探究:10分钟)


 

(一)(PPT2013420日,四川雅安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同志于下午抵达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决定启动抗震救灾1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组织工作组抵达震中地区、组织各项抗震救灾工作。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依据。


 

 答: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结合材料。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先进的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结合材料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结合材料


 

(二)(PPT)2013年广东高考)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制定大气污染防止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续好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答: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①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材料一习近平的讲话与材料三某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体现了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是我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③材料二某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课堂小结:本课时从前两课时讲了的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课时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七、巩固练习:(学案)


 

 课后作业:《全品》课时作业P791分钟)


 


 

板书设计:


 

                           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求(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两个重要保证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高三的一节复习课。利用视频、时政热点,自然引入。利用复习提示的方法,为同学们准确全面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涵义。利用高考答题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目内容来,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了他们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的人生价值观。当然,我在设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缺点及不足,毕竟理论要结合实践。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