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袁世明     提交时间:2015-11-08    浏览数:0     

一、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程 标准的框架下,整合各种音乐教学资源,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其素养。    在新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解读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以研究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注重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与反思;建立在学校内部和校际间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的机制;组织教育研究专业机构深入学校,与教师共同研究课程改革实际问题,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可见,建立校本教研究制度本身,就是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学校的常态性工作一个重要内容。校本教研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从我们常规学校管理的角度分解校本教研,它包括了校本培训、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些不同的侧面,却蕴含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关注人的发展,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键,它是以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研修主题的生成  第一次活动时,全组教师都参加了。大家介绍了自己音乐鉴赏教学的经验,交流音乐教学资源如何有机整合的困惑,对如何提高高中生音乐素养谈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认为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就音乐鉴赏学科而言,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比较经典,但如何将音乐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如何开展好实践活动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提高、发挥自己的所长构建新课程新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值得音乐老师共同探究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在学习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准备,进行教学试验,克服了一些认识上的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有了初步的体验和领会,简要归纳,以资交流,求得同行们的帮助和指导。  三、实施过程     一、多渠道多形式的实施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    1、实施生本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生本教育,也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探究学习的成果,而老师只是课堂的总的设计师和引导者。通过实施生本教育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兴趣更加浓厚,合作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让音乐伴随学生的生活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需要仔细去聆听才能感受其内在的情感和美妙。而课本中曲目比较多,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的仔细聆听。为此,我们从整合教学资源的角度出发,三年来一直利用校园广播这一资源,播放音乐课本中的乐曲或者世界名曲,并对播放的作品作一定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让音乐伴随学生的生活,而学生在聆听的音乐的同时又是那么的自然而轻松。按照一首曲目连续播放三天每周可以播放两首曲目,学生一学期可以聆听到40首,一年就是80首不同类型的曲目,三年反复播放加深印象。高中三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有80首曲目的积累,这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3、开发校本课程让音乐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书本上的内容都已成为历史,我们秉着继承与传承的态度应该去了解它,但它毕竟与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上显得动力不足。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老师们除了应用多钟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多做文章。懂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不失时机的加进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在学习《钢琴艺术的奇葩》一节时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李云迪、郎朗,在学习《西藏民歌》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青藏高原》或《走进西藏》入手。这样就会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更好的实施模块教学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以往传统单一学习内容分成现在的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鼓励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和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大胆选择其他适合于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或单项深层学习,以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或个人专业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这些改革无庸致疑对学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学校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又如何来实施这一伟大的战略改革呢。    1、利用学生资源实施模块教学        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全校就一个音乐老师,老师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全面落实模块教学谈何容易。但有些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乐器或者舞蹈,在专业上具有一定的程度,在学生中也具有一定的威望,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开展个别模块的教学。如我校的姚文萃同学口琴演奏水平较高。让他来承担一部分口琴模块的教学,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解决师资不足的难题,丰富了器乐教学的内容。    2、充分利用音乐教师的资源实施模块教学  
   术业有专攻。一个老师除了鉴赏模块还能开好一两个模块的教学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模块教学一般实行走班制所以一个老师在同一时间也只能开展一个模块的教学。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区域音乐教师的资源。如一所高中有四个或是区有多个个音乐教师,可以让每个音乐教师负责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模块,然后以走校的方式轮流教学。这样既可以很好实施模块教学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让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加专业的辅导。    3,利用社会资源以俱乐部的形式完善演奏模块的教学   在演奏模块的教学中仅仅依靠学校或者区域老师的资源都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因为器乐的种类繁多,而真正学习器乐专业的老师又甚少。所以我们只能借助社会的资源来完善这一模块的教学。如我校就成立了二胡、笛子、小提琴,吉他、单簧管,胡芦丝、电子鼓,口琴、竖笛等俱乐部。除了单簧管,胡芦丝、电子鼓,口琴、竖笛由本校老师授课外。俱乐部的活动时间一般选择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周末的下午进行,管理基本由学生来完成,老师只是指导者。由于管理的当、机制完善,学生学有所得,所以全校学生几乎人人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俱乐部活动。也真正体现了选修模块的魅力。    三、利用各种竞争性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为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校每年的五月份举办一次校园歌手及器乐比赛,十月
举办主题是大合唱比赛,十二月份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每个月举办一次俱乐部的表演活动,每期期末各班还可以举办班级音乐会,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发掘一批艺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而且还让一些在艺术上有所特长但在其他学科不太理想甚至厌学的同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进而改变了以前懒散的学习态度,思想也更加上进成绩也有所提高。    四、利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    评价方面我们采取了多元的评价机制:即有学生自评,他评也有老师评,即有文字测评也有平时参加音乐会、艺术节及俱乐部等实践活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活动情况、表演能力、创编能力、合作能力、音乐理解、特长发展等等,各个方面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换算后就得出该生的总成绩。而且评价是采用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更多是让学生自行管理,使考核的透明度更高、更合理、更科学。虽然教师、学生的工作量会增加了许多,但是这样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考核的公平性与实效性。  四、总结    总体而言新课程教学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音乐鉴赏模块实施的生本教育,已及器乐教学模块采用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落实新课程的教学
理念的同时拓展了器乐模块的教学空间,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及注重个性的发展,让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也更加有效。但是在戏曲模块的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还不强,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究。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