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黄小敏     提交时间:2015-11-10    浏览数: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

            潮安区龙溪中学  黄小敏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内容、影响和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提高学生表达、归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图片资料、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通过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学习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领悟,完成教学目标

2、诱思法:设计有效问题并解决,推进重点,突破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不屈不饶的中华儿女开始苦苦探索,陈独秀认为(展示PPT: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述新课

一、背景(阅读课本P72第一自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材料一:展示图片---孙中山和袁世凯

材料二:展示图片---纱厂、纱锭、资本不断发展;

材料三: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孔

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一场思想解放潮流,进行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新青年就是进军号!

二、兴起:(给40秒,根据PPT快速阅读课本第二自然段划划出相关内容)

1、兴起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图片)

3、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4、宣传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展示北大学校)(简单提一下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活动基地的原因?)

过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前后期之分,大家在课本P73页找出,然后让同学们一起大声读出来。

二、前期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探究】结合图片,谈谈现在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过渡:新文化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猛烈抨击旧道德,提倡白话文,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解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呢?

同学们在课本P74页第二自然段找出。

四、评价

1、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封建旧文化。

2、进步性:

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民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弘扬民主与科学,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为马克思主义创造的传播了有利条件   

④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打击了封建势利;

⑤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局限性:①对东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或否定;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过渡:虽然新文化运动在前期存在偏向,但在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思想解放与群众运动逐步结合起来,逐步得到修正。那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传进中国?

展示图片

五、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期内容)

1、背景

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大量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

4、影响:指导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课小结: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背景

二、兴起

三、内容

四、评价

五、发展

顺口溜概括:

    新旧思潮激冲突,青年杂志运动起,陈李胡鲁做代表,民主科学摇大旗,

    十月革命炮声响,马克思主义新时期,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册

  

过渡:将新文化运动写进史册,可见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其迎来了一股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那么,在中国近代史上还出现哪些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展示PPT

单元小结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层面

           

                                                        

                洋务派(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制度层面


                                                             

                革命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思想层面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结语: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课堂练习

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B )

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       C.科学与技术       D.科学与进步

2、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 C  )

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

3、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C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4、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D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课后作业

课本P75本课测评:

【板书设计】

15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背景

政治:

经济:      →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  →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宣传阵地:

5、 活动基地:

三、内容(前期)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思想革命)→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四、评价

1、性质

2、进步性

  3、局限性

五、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期内容)

1、背景:

2、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大量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

4、影响:指导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