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冯小兵     提交时间:2015-11-11    浏览数:1     

《登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冯小兵(英德市 英西中学)

基本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要求从基础、思、形象、情感、手法、语言六个角度了解诗歌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并做好记录。

第二步:自学情况交流,初步把握全诗。

先是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分小组推荐优秀作业择要汇报。交流内容包括:基础整理、阅读的体会惑。在汇报中,老师地解决学的阅读疑惑。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读诗从诗的意象出发,首先要找岀诗歌的主体意象,然后从意象中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从而把握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最终把握诗的意境;二是把握诗人的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特点。

第三步:通过比较阅读中深入把握杜甫诗史诗圣的特点和内涵。 老师下发补充资料,共六首诗:

王勃《山中》、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孟浩然《林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附简单的字词和背景注释。

学生分为六组,每组研究一首诗。要求先从诗的意象入手,由景物至诗人的自身形象,由形象再把握情感。重点与《登高》比较,寻找这六首诗与《登高》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的同与异。同时回答:每首诗中都会有一个诗人形象,那你愿意选择谁作为你的形象?三分钟研究,两分钟组内交流,准备发言,并由小组齐读或派代表朗诵所研究的诗。

小组发言简况: 《山中》组:两诗都写了高风秋天;《登高》是白天,《山中》是傍晚。都写了落叶,很壮观。诗人站的位置可能不同,《登高》站得高一些,是萧萧下;《山中》可能站的低一些,是平视,所以是山山黄叶飞。《山中》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应是用来映衬乡愁,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登高》中杜甫既是老病悲愁,更是忧国忧民。景象都阔大,都写愁。但是《山中》只是一种乡愁吧,杜甫也有乡愁,更有国家百姓之愁。

老师表扬第一组对两首诗情感的同和异的把握。

《登幽州台歌》:诗人站在高台,感到时空无限渺茫,苍茫宇宙中,诗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觉得无人了解,无人欣赏,便怆然涕下。两诗景象都宏大,都涉及时间、空间,《登高》是不尽长江、万里悲秋的空间,百年多病的时间。而《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天地悠悠的空间。《幽》的时空更广阔。诗人都是孤独的,陈子昂更孤独,不过杜甫更痛苦,他是老病悲愁,还要忧国忧民。陈子昂是为无人能理解,没有知音,抱负不能施展。杜甫可能也有这个意思,不过他不止这个意思,他为自己,更为国为民。

老师表扬第二组解读得很到位。

《登金陵凤凰台》组:这首诗第一句有点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颔联提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是伤古,颈联的写景与《登高》相似,也是很大。尾联长安不见使人愁,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长安这个意象,在唐代,是不是指京城?指皇帝?那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有些失落,见不到皇帝,没受重用,可能是怀才不遇了。两首诗的景都是登高所见,都是时空远大,都有点悲壮,都是伤感的。不过李白是为历史的变迁而伤感,也可能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伤感。杜甫的伤感,好像不是为历史的变迁,可能是为当地的百姓。不过,我更喜欢李白的,更有历史的深邃感。

 

附件

  • 议论文例后分析法.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