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梁冬华     提交时间:2015-11-13    浏览数:0     

 

(此文发表在省级教育学刊《新课程研究》201302期)

理顺逻辑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例谈文化对人的影响

梁冬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佛山528211,75291510@qq.com

摘要:高中政治教材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中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这一知识点是该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编写的逻辑并不严谨,学生难以理解,做题的错误率很高。本文即分析、理顺这一逻辑关系,并通过习题设计及变式题解正确理解教材这一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理顺;逻辑关系;突破难点

 

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P13-14的两段话,描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这两段话,在段首分别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归纳起来,就是“(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这个知识点,是该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选择题的考察中,学生难以理解几个不同方面的区别,做题的错误率很高。

问题的焦点在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一句中的“思维方式”到底该如何理解?它与“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有何区别?为什么要放之其后呢?应该处于何种逻辑位置?一连串的疑问伴随着习题而出。这需要我们先一一理解其含义。

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逻辑思维;经验思维、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创造思维,等等。课文此处所讲的“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审美观”,即人们如何评价、如何看待、是否喜欢某件事情。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实践活动,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人教版必修三《生活与哲学》P42-43

与之对应的“认识活动”,或者叫“认知活动”,即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去认识、了解、探究、学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它改造的是人们的主观世界,使人们的知识更丰富、认识更深刻。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难理解,表现为至少两个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进行的互相来往,统称为交往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人的行为是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客观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的影响,首先会影响到人的价值判断、审美判断,进而才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包括交往行为、实践行为和认知行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影响了人的价值判断不一定影响到了人的行为选择,而影响到了人的行为选择,就一定先影响了人的价值判断。理顺了这一逻辑关系,是正确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关键所在。而恰恰是教材,把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对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影响混杂在一起且放置最后,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

本人认为,教材对“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的几个角度的归类是不尽科学的,不符合逻辑,因此,有必要对其逻辑关系进行调整。教材的表述应该是:

1)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活动、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

 

附件

  • 理顺逻辑关系,突破教学难点——例谈文化对人的影响.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