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2015年第2期(总第11期)
  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11-30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通识闫德明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推荐!

提交者:黄丽琼     提交时间:2015-11-24    浏览数:5     

聆听音乐,启发想象,激发创作

--清远市清新区三中高一音乐鉴赏教学《阳关三叠》案例

发布人:黄丽琼   日期:20151120

一、思考问题:

1、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

2、把音乐基础知识渗入到教学的环节中,通过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

3、让中国古典艺术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使学生主动探究民族乐器并使用一些简单的乐器来表现音乐。

二、案例描述:

我设计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的艺术魅力中,歌曲《阳关三叠》是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从军朋友的离别之情而写的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堪称经典。歌曲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离别之情的不舍,惆怅与无奈;还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压迫下的哀怨情绪。

全曲分为三大段,这节课主要是欣赏歌曲第一段。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分为导入—吟诗—学唱—欣赏—表演—对比—总结等几部分,通过视频、音乐的视听结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由唐朝诗人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引发学生对古诗谱曲的兴趣,将诗与歌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重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唱赏《阳关三叠》,体会中国古代诗词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

3、难点:启发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并能通过表演体现对古曲的理解。

5、教具准备:

1、音响资料:古琴版《阳关三叠》、器乐版《阳关三叠》、新版《阳关三叠》、《但愿人长久》

2、教具:多媒体、葫芦丝、钢琴、铝板琴、沙锤、三角铁、木鱼、快板

四、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3分钟

播放音乐《但愿人长久》

聆听,学生有序进入课室

欣赏学生熟悉的流行曲可以轻松走入课堂

 

 

谈话导入

2分钟

1、歌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哪句最为广泛流传?

2宋代的词比较出名,那哪个朝代的诗较出名?

1是宋代的苏轼写的,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为广泛流传。

2、唐朝的唐诗。

熟悉的歌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古诗词所属的朝代,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习的古曲《阳关三叠》

 

 

朗诵古诗感受诗中情绪

3分钟

1、朗诵古诗

2、诗中描写怎样的情景?

3、作者对离别的情感

1、摇头吟诗

2离别的情景

3、依依不舍,悲痛,担心与朋友以后再也无法相见

摇头吟诗把学生带入古人的氛围,从而体验古人离别之情,有利于感受歌曲的情绪

 

 

欣赏古琴弹唱《阳关三叠》

7分钟

1、歌名为什叫阳关三叠?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古琴的音色是怎样的?

1、因曲中反复唱了三遍,所以名为阳关三叠

2、深沉、惆怅、依依不舍、回味无穷

3、高雅、含蓄、悠长

初听音乐,了解作品,感受音乐的情绪对接下来学唱歌曲有帮助

 

学唱歌曲

8分钟

 

1、教师范唱

2、教唱歌谱

3、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先唱歌谱,再跟伴奏演唱歌唱

通过唱感受了一遍歌曲的情绪

 

 

 

欣赏器乐版本的《阳关三叠》

5分钟

出示图表,分别聆1、聆听二胡、扬琴、洞箫和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

说说演奏的乐器及其音色。

 

 

2、教师演奏葫芦丝

二胡,音色:抒情、柔美        扬琴  音色:明亮、清脆              洞箫  音色:清亮、秀美             古琴  音色:含蓄、悠远

 

分别欣赏几种乐器演奏的作品,加深了解民族乐器及其音色,教师也带乐器示范,使学生了解民族乐器的同时更热爱民族元素

 

合作、创作、表演

10分钟

通过老师准备的乐器,进行配乐演奏,可加情景剧。老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活动中。

先让一两个学生用吕板琴学习乐曲的旋律,再找几个学生用木鱼、三角铁,沙锤等打击乐去表现音乐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拓展与

探究

3分钟

欣赏现代改版的《阳关三叠》,对比有什么变化?并说说音乐的时代性。

 

歌曲的旋律轻快,情绪没那么深情。因为现代的通讯发达、交通便利,使别离不再像生死离别一样痛苦,所以音乐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

 

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外

探索

及总结

2分钟

     1 1、课外探索:收集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中运用古典文化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品。

2、总结:我们通过吟—唱—赏—演等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歌曲的艺术魅力,并能结合时代的变化发现了音乐的时代性。发展到今天,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更吸引我们的眼睛及耳朵。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古典文化已失传呢?下节课再探讨

中国古典文化现在也融入现代流行音乐中,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王力宏的《苏三说》等等

学习古曲,对于现在的学生多少有点抵触的心理。正好现在流行的“中国风”歌曲,都是运用古典文化素材所创作的。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化是必要的。

 

 

五、教学反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人音版新课标高中《音乐欣赏》课本中第十四单元第二十五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两首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扬州慢》。我在选材上选取了《阳关三叠》这首古曲,是因为它是由大家较为熟悉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所谱的曲。

课前我让学生聆听流行曲《但愿人长久》,让学生轻松走进课堂,并用谈话式导入唐朝的古诗古曲。通过吟诗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聆听不同器乐演奏的《阳关三叠》加深体会其艺术魅力。因为本人也掌握几种民乐的演奏,在欣赏完器乐演奏后,我带来一件方便携带的乐器—葫芦丝进行演奏,让学生感受现场版的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用简单的器乐演绎离别情景,使学生更加理解作品。拓展部分选用对比性较强的音乐,能引导学生说出音乐的时代性,并提醒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化,不论时代怎样变迁,文化是不会流失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中,其实也有很多运用中国古典文化素材创作的作品,体验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附件

  • 聆听歌曲《但愿人.ppt     下载

2015年